央廣網濟南1月17日消息(記者桂園)濟南市委市政府昨天發布并解讀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濟南市確定了7個方面162項具體創新舉措。
方案要求,濟南將圍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深化中日韓經濟合作、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七大板塊,將通過3至5年時間建設貿易投資便利、科技金融創新、營商環境最優、監管安全高效的綜合改革區、壓力測試區、特殊功能區和政府再造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園區。
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上突出“快”,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將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設立濟南片區綜合服務中心,實行區塊鏈人工智能審批,實現“秒批秒辦”和“不見面審批”,探索推廣“數字保險箱”,打造區塊鏈政務+公共服務濟南模式。在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上,打造“智慧自貿”,圍繞智慧交通、智慧警務、智慧城管、智慧環保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數據共享和治理專項行動,提升數字化、網絡化社會治理水平。
濟南片區將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放開醫療器械注冊人、合作辦學等方面的外資準入。同時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完善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體系,建立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快速維權處理機制。試點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雙向投資促進公共服務平臺。
在推動貿易轉型升級上突出“新”。濟南片區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申建章錦綜合保稅區,與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三區政策疊加,建設國際一流的研發設計中心、銷售服務中心和檢驗檢測中心,打造開放龍頭。探索出口退稅“即征即退”模式,在綜保區內全面實施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探索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和追溯標準國際互認機制。同時,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數字服務貿易集群,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再制造產業,引進綠地自貿全球商品貿易港,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
在金融領域開放創新上,濟南片區將積極培育壯大自貿金融發展主體,支持金融機構在濟南片區設立自貿分行、支行,推動股債聯動、人民幣跨境結算、跨國公司本外幣基金池業務等實現突破。在此之前,齊魯銀行自貿試驗區濟南分行揭牌成立,成為全省首家入駐自貿區分行。
方案要求,穩步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加快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科創平臺聚集成峰,啟用全球首家超算科技園——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建設“電磁驅動”“真空深冷”“固態激光”等重大科學設施項目。同時推進醫療醫藥行業創新發展,引進引進港澳獨資醫療機構,加快創新藥品審批上市。創立發展人力資本產業,建立人才綜合信用評價平臺,推進人才和技術資本化評估機制建設。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全面實施創新創業人才工程,打通港澳臺和外籍專業人才綠色通道,發放“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建立住房、子女入學、就醫社保專項機制和“一站式”服務機制。
在深化中日韓經濟合作上,自貿區濟南片區將有所作為。濟南片區將統籌規劃建設中日韓合作園區,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康養、軟件信息、人工智能等重點合作領域,整合全市資源,打造“1+N”中日韓合作產業園區。同時,濟南片區還將創新中日韓經濟合作模式,持續推進與日韓等國投資貿易自由化,促進創新資源雙向流動,建設中日科技合作引領區,推動國際化科技合作與成果轉移轉化。打造國際經貿交流合作聚集區,規劃建設東北亞進出口商品展覽、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把“東亞博覽會”打造成為國家級進口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