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7月1日消息(記者桂園 通訊員楊美娟)山東省政府今年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為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項目,并確定榮成市為第一批試點市。自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榮成逐項推進工作臺賬,以掛圖作戰的方式推進落實。
在榮成石島管理區港灣街道西車村,志愿者正在村民家中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現場指導垃圾分類投放以及收運處置流程。垃圾分類既是一場生態文明革命,也是一場思想觀念變革。根據農村源頭垃圾成分特點,榮成市確定建立“4+1”分類模式,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燃垃圾和可燃垃圾四類。其中,有害垃圾由有資質的專業廠家負責收運處理,可回收垃圾由物資回收企業負責回收利用,不可燃垃圾分類運至市建筑垃圾處理廠或市固廢產業園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可燃垃圾分類運到市固廢產業園進行焚燒處理。
目前,榮成市通過分步推進,創新帶動,選取3個鎮街、150個村居開展了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配備了小型垃圾桶和分類垃圾桶,購置了可燃垃圾運輸車、不可燃燒運輸車等設施,為建立健全農村垃圾分類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