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6月28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穗商務宣)6月27日,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5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29.7億元,同比增長8%;吸收合同外資111億美元,增長23.8%,實際使用外資29.4億美元,增長2.8%。同時,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外商企業備案報告程序,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備案時限縮短至1個工作日。
今年以來,廣州市商務局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外貿形勢,出臺《廣州市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工作措施》,從支持企業拓展境外營銷網絡、加強國際會展業合作、積極擴大進口、加強對外貿企業融資支持等12個方面穩定外貿發展。1-5月,廣州市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7.3%,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2.5%,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28.8%,均實現了較好的增長。此外,圍繞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先進制造業強市、現代服務業強市,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向全球價值鏈創新鏈高端邁進。今年以來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較快增長,1-5月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9.4億美元,增長8.4%。
廣州市商務局還出臺了《廣州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通過規范和降低口岸收費、提高口岸通關服務水平、推進口岸信息化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口岸通關創新、推進項目先行先試等5個方面32項具體措施,實現跨境貿易便利化再提升、再創新、再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外商企業備案報告程序,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備案時限縮短至1個工作日。
廣州市商務局方面表示,接下來,爭取到今年年底,將進口邊境合規時間壓縮至40小時,費用降至332美元;單證合規時間降至8—12小時,費用降至110美元。將出口邊境合規時間降至16—18小時,費用降至285美元;單證合規時間降至6—8小時,費用降至76美元。實現機場、海港口岸“7×24”小時常態化通關。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100%。市商務局將加大服務企業力度,認真梳理全市商貿企業在銷售經營、轉型升級、開拓市場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提出“一企一策”精準幫扶的措施,積極回應企業訴求,紓解企業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