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6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商務廳昨天正式發布《山東老字號發展報告》白皮書,白皮書全面梳理山東省老字號發展現狀,當前老字號發展的趨勢特點及面臨問題,并對今年省里將要重點推進的工作進行概括。白皮書全文約28000字,由五個部分組成。
目前,山東共擁有省級以上老字號企業346家,其中,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66家,經省商務廳認定的山東老字號企業280家,這346家老字號平均年齡96歲,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企業105家。從行業分布看,346家企業主要分布在百貨零售、餐飲酒店、糧油食品、酒水飲料、紡織服裝、中醫藥保健品、輕工工藝、農林畜牧等十幾個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
2018年,山東全省346家老字號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985.9億元,比2017年增長9.4%,其中,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99家(數量比2017年增加14家),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20家,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企業7家。346家企業中,有241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占比達七成,其中109家企業的增幅達到兩位數,占比為31.5%;企業的整體利潤增長2.2%,其中213家企業實現了利潤增長(占比61.6%)。全省346家山東老字號中,擁有非遺技藝的企業140家(占比40.5%),其中14家國家級非遺,52家省級非遺,64家市級非遺以及10家市級以下非遺。
白皮書中指出,山東省老字號企業總體發展良好,但企業間發展不均衡。一方面,青島啤酒、煙臺張裕、東阿阿膠、德州扒雞等老字號已成為知名國際品牌,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企業仍停留在傳統家庭作坊式生產階段,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規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有的甚至處于虧損經營狀態,保護和傳承面臨嚴峻挑戰。部分老字號品牌形象陳舊,創新不足,現代文化元素融入較少,難以獲得新生代消費者的認同;老字號企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問題,特別是一些需要保留傳統手工工藝來加工制作的特色產品,由于年輕人從業意愿不強,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一些小微企業的產品單一,市場開拓和品牌營銷能力較弱;個別企業經營理念保守,滿足現狀,“小富即安”。
白皮書還闡述了今年山東擬開展的重點工作。一是組織舉辦老字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通過文創設計加快老字號新品開發,增強時尚活力,打造新爆款;二是策劃實施“老字號惠民快閃店”活動,創新舉辦“山東品牌高鐵行”,通過模式創新開展精準營銷,增強消費者對老字號品牌消費黏度;三是推動老字號積極對接資本市場,通過尋求融資、謀劃上市、打造創客空間等途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