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5月16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建立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去年4月,山東省啟動了諸城市鄉村振興“一張圖”建設,近日通過專家驗收。
“一張圖”主要成果包括一個數據資源中心、一個信息服務平臺和8個應用示范系統。通過獲取全域遙感影像、電子地圖、地形地貌、地理國情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制作了覆蓋諸城市208個社區、特色鄉村、恐龍博物館等文化旅游景區的全景影像,整合了土地、森林、土壤、水等各類自然資源數據以及圍繞“五個振興”的專題數據,總數據量超過1000GB,首次在全省形成了海量鄉村振興大數據體系,在多個方面實現了城市、農村信息資源同尺度覆蓋、同周期更新、同平臺服務,讓農村享受到和城市同等質量的信息服務。
同時,圍繞“五個振興”和諸城市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共建共享,建設了“三區”共建共享應用系統和生產園區信息服務系統、惠農信息服務“一點通”、鄉村人才信息服務“一點通”、美麗鄉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務“一點通”、自然資源與生態景區信息服務系統、生活社區信息服務系統、黨務信息服務“一點通”等7項專題應用系統。
在產業振興方面,惠農信息服務“一點通”提供了作物種植全生命周期和養殖全生命周期的綜合信息服務,為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提供信息化支撐。運用物聯網技術,對田園綜合體農產品農藥殘留、農作物生長環境以及種植、加工過程進行動態監測,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人才振興方面,整合各類鄉村人才數據,建立動態可跟蹤的鄉村振興人才數據庫,繪制鄉村振興人才全景地圖,識別人才數量缺口和人才質量洼地,有針對性地實施扶貧培訓、人才培訓、創新創業等培訓計劃,形成更加精準、有效的人才及項目供給。
在文化振興方面,文化旅游信息服務“一點通”作為諸城市文化旅游的宣介窗口,涵蓋文旅精品、鄉村旅游、歷史記憶、下鄉惠民、文旅資訊等內容。社會公眾通過網站或微信公眾號,可以一站式、全方位地獲取相應信息服務。
在生態振興方面,通過整合各類土地、森林、濕地、礦產、水等自然資源和空間規劃、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等數據信息,形成完整覆蓋諸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稟賦和空間特征的鄉村振興自然資源工作底圖,為劃定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和自然資源統一監管提供服務支撐。
在組織振興方面,以在線黨建為引領,依托“龍城先鋒”公眾號,整合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數據,繪制“黨建服務地圖”,以空間化、可視化手段滿足各級黨組織、群眾對黨務信息獲取及應用需求,為調整優化黨組織設置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