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5月8日消息(記者洪波 張子亞 張凱航 陳銳海)8日上午,為期三天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閉幕,峰會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峰會定位為我國信息化發展政策發布平臺、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匯聚全球力量助推數字中國建設的合作平臺。
本屆峰會吸引了1500余名嘉賓參會,他們就黨的十九大以來,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等重要議題暢談創新實踐,分享建設經驗,互學互鑒,共話未來。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在開幕首日的簽約儀式上,遴選出的41個項目進行現場簽約。峰會期間福建省對接的數字經濟項目達587個,總投資超過4500億元。其中,簽約落地項目308個,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涵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芯片等多個領域。
本屆峰會新增加的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共吸引了451所高校,1182家企業,8915名選手參加,充分調動了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數字中國創新、創業、創造的積極性。
峰會期間,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廣電總局、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航天局、檔案局、文物局等11個部門集中發布了各自領域的信息化發展政策,推出一批政策紅包。
本屆峰會還邀請了江蘇、廣東、貴州三省作為主賓省。峰會實現5G信號主場館全面覆蓋,全場景刷臉支付、智慧餐廳、信用接機等一批智慧應用場景和貼近生活的黑科技,為參會者帶來了5G和智能化新體驗。
本屆峰會數字中國成果展展區面積6.2萬平方米,比首屆增加了50%,參展的企業數達到了493家,比首屆峰會增長近70%,集中展示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智慧社會、數字文化、數字生態領域的創新成果。
63項國內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在本屆峰會集體亮相,新產品首展率超過50%以上,觀展人群絡繹不絕,自成果展開館以來,已有超過13萬人次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