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5月7日消息(記者桂園)今年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積極財政金融政策的要求,結合實際不斷加力提效,通過減稅降費、提高直接融資等務實舉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企業獲得感和發展信心,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向好的高質量發展勢頭。
去年,山東省出臺了支持實體經濟45條、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42條、支持民營經濟35條等政策措施,全年為實體經濟直接“輸血”2100億元以上,讓企業切身感受到了政策紅利。今年,山東省繼續從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稅費普惠性減免、個人所得稅稅負減免、降低收費負擔等方面加強改革創新力度,通過減稅降費增強企業的獲得感。除了第一時間釋放國家政策紅利,山東自我加壓,深入挖掘減稅潛力,在權限范圍內出臺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稅負等多項省級減稅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并通過政策宣傳落實,讓企業切實享受到減稅降費帶來的真金白銀。
融資難融資貴是目前很多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為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去年以來山東省出臺《山東省現代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山東省金融創新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建成與全省實體經濟和企業創新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
一系列穩健的財稅政策,釋放了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有力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今年一季度,山東社會融資規模余額11.85萬億元,同比多增2598.2億元,扭轉了去年同比少增的局面,實現直接融資1713億元,同比增長75.8%,上市公司、“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分別達到297家、617家和5030家。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1612.5億元,增長11.4%,比年初增加3436.3億元,同比多增118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