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3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 見習記者池月婷)記者今天從2018年四川省人口統計公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末,四川常住人口達到8341萬人,比上年增加39萬人,總量居全國第4位,常住人口連續8年增加。
常住人口連續增加 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
數據顯示,2018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41萬人,比2017年末增加3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361.5萬人,鄉村人口3979.5萬人,城鎮化率52.29%。全部人口中,男性4204.1萬人,占50.4%;女性4136.9萬人,占49.6%。
據了解,四川常住人口自2011年開始,已經連續8年實現增長,從2010年的8041.8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8341萬人,平均每年增加37.4萬人,總量居全國第4位(前面為廣東、山東、河南),位次與去年保持不變,總量占全國人口的6%。
與此同時,四川城鎮化發展成效明顯。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2.29%,比2017年增加1.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3位;城鎮化率居全國第24位,與2017年保持不變。2010—2018年,四川城鎮化年均提高1.5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0.3個百分點,四川城鎮化發展水平與全國的差距也由2010年的低9.77個百分點縮小到2018年的低7.29個百分點。
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陳智介紹,持續平穩增長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四川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在2011年以后持續增加,尤其是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四川出生人口增加較多、 死亡人口保持平穩,這是全省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二是四川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吸引各類人才來川就業創業;三是四川大力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就業創業、穩步推進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吸引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脫貧致富;四是四川得天獨厚的宜居異游環境和開放共享的包容性,吸引省外人口入川定居。
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全國 人口紅利依然存在
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全省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1762.5萬人,占人口總量的21.13%,比全國高3.2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1181.9萬人,占人口總量14.17%,比全國高2.23個百分點。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陳智表示,當前,四川省已進入深度老齡化,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全國,但四川省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紅利依然存在。
陳智介紹,從我國認定的勞動年齡看(國內統計口徑),2018年四川省15-59歲人口5201萬人,占人口總量的62.35%,比2017年增加33萬人,比重增加0.1個百分點。從國際認定的勞動年齡看(國際統計口徑),2018年四川省15-64歲人口5781萬人,占人口總量的69.31%,比2017年增加19萬人。無論國內還是國際統計口徑,四川省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仍超過5000萬人,就業人口總量仍達4800多萬人,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紅利在一定時期內依然存在。
“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人口總撫養比’是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表示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非勞動年齡人口。當總撫養比小于或等于50%,就稱為人口紅利期。”陳智介紹,2016年一2018年,四川總撫養比分別為43.069%、44.08%、44.29%,不足50%,說明當前四川仍處于人口紅利期。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達百萬及以上的縣(市、區)已有12個,分別是:武侯區、雙流區、金牛區、仁壽縣、資中縣、渠縣、安岳縣、中江縣、簡陽市、三臺縣、達川區、宣漢縣。12個百萬人口大縣在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總量合計超過6500億元,占全省經濟比重超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