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11月3日消息(記者徐升)11月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自治區科技創新工作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寧夏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1.4%,R&D投入強度達到1.13%,區域創新能力上升到全國第22位。近三年,全區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41%、5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寧夏將創新驅動戰略確立為“三大戰略”之首,出臺了《關于推進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配套文件,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在研發投入方面,寧夏加強對R&D投入和財政科技投入的效能考核。近年來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知識產權質押、科技保險等多種方式,對900多家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進行了支持,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融資難題。
寧夏組建了國家和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3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6家、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173家。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42家,獲批國家級“星創天地”30家;柔性引進院士119名、知名專家338名、全職引進博士361名?萍紕撔缕脚_建設初具規模。
此外, 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方面。寧夏出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方案》,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全區知識產權數量不斷增長。截至2018年9月底,寧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3.93件。近三年全區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41%、5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知識產權執法重心和力量向基層下移,初步形成了權責分明、執法有力、行為規范、保障有效的專利行政執法工作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