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6月10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通訊員張青)6月9日,新疆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周系列活動。
這次活動以“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為主題,活動現場舉辦了龜茲石窟文化遺產40年成果展、2017年新疆考古新發現圖片展等活動。
新疆文物局局長王衛東表示,新疆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歷史厚重,彌足珍貴。 “辦好‘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展示新疆文化遺產,對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將起到重要作用。”
據介紹,截至去年底,新疆有不可移動文物點9500多處,全疆92座博物館館藏文物45萬件(套),其中相當一批屬于國家和自治區重點文物。
目前,新疆各級政府公布了46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入選國家級名錄83項、自治區級名錄293項。各級文化部門還認定了5600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國家級112人、自治區級418人。
2017年,新疆制定了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通過建立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開展傳承人培訓,建立發展基金推動傳統工藝品產業化開發,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的傳統工藝得到保護和大發展,還帶動一批貧困人口從事傳統工藝開發,實現了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