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5月30日消息(記者彭建軍 通訊員林偉 易艷)近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社會通報福州法院涉僑司法工作狀況,并發布了《福州法院涉僑司法審判白皮書(2013—2017年)》。白皮書介紹了五年來福州法院積極探索涉僑審判先行先試,找準服務保障“一帶一路”的結合點,創新涉僑服務平臺,開創具有福州中院自有特色的涉僑司法品牌,并通報了兩級法院十大涉僑典型案例。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自貿區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等國家戰略的推進,司法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對涉僑審判提出新挑戰。五年來,福州法院共受理涉僑民商事案件7499件,審結6365件。受理數與結案數呈逐年上升趨勢,至2017年,受理數增長了84.9%,審結數增長了106%。涉僑案件呈現案件類型多樣化;“點狀集中、總體分散”;僑胞回國參與訴訟難,審理周期長、執行難度大;當事人調解意識較強,調撤率較高等特點,五年來平均調撤率達48.38%。
據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蔣洪華副院長介紹,福州法院實行涉僑審判集中管理模式、建立“法院-僑聯”訴調銜接、聯動及特邀調解機制、設立“維護僑胞合法權益合議庭”、“涉僑訴調工作室”等舉措,打造優質涉僑司法服務環境。兩級法院分別設立有2個涉僑維權工作指導小組、 5個涉僑審判合議庭、 7個訴調銜接工作室、5個涉僑調解室及維權崗、1個涉僑審判巡回法庭。2016年,全國首家設立的“涉僑訴調工作室”,一年多時間就受理僑胞訴求件和涉僑案件46件, 涉及標的額5037.8萬元。
據了解,為了解決涉僑審判工作主要面臨的送達難、取證難、開庭難的問題。福州法院探索使用微信、QQ互聯網、電子郵件等現代化通訊方式,解決因當事人常年在外不便回國或時差不同影響訴訟等問題,嘗試通過特邀調解員協助,提高司法文書送達效率。通過熱線電話、網上受理、微信公眾號等開通受理僑胞法律訴求綠色通道,實現跨域立案、跨域法律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如鼓樓區法院的“智慧司法云”協同服務中心為僑胞提供自助網上立案、網上保全等訴訟活動“VIP式服務”; 閩侯縣法院法官工作室依托“智慧法院”建設, 充分應用“智能型” ITC自助服務終端為僑胞提供跨區域、 跨窗口立案登記、執行申請、文書領取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