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曲阜9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今天(20日)上午在山東曲阜隆重開幕。從本屆大會開始,取消了孔子文化獎推選活動,調整為世界儒學研究杰出人物。本次大會開幕式上舉行了2017年度“世界儒學研究杰出人物”頒獎儀式,臺灣東海大學蔡仁厚教授、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共同獲此殊榮。
現場宣讀了對蔡仁厚先生頒獎詞,頒獎詞說:他籍貫江西,長于臺灣。弱冠之年,從游于牟宗三、唐君毅諸大師之門,求學問道,筆耕不輟。六十年來,矢志弘揚“生命的學問”,身體力行,老而彌堅。
他一生力學,著述等身。學問堅實,包容博大。兩千余年儒學發展軌轍,每加考索,融匯貫通。近百年來新儒家志業行跡,常據所聞,賡續慧命。在當代新儒家陣營中,他對傳統儒家與當代新儒家,詮釋最多。在眾多碩學鴻儒中,他名重士林,受邀海內外弘揚儒家道統,為學界欽敬!
他服膺師教,不廢講學。從教五十年,在大學講壇傳道授業,誨人不倦。年屆耄耋,仍于書院臺堂教授學子,砥勵后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嘉惠學林,何止千萬!
他辛勤祖述往圣前彥之絕學,致力光大內圣成德之教化。始終堅信儒家義理具有永恒的價值,中華民族之文化生命,必可返本開新。他積極申述儒家的時代意義,于中國文明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之推導,厥功至偉。
他以生命為學問,視學問為生命。在平凡的人生中體現傳統儒士的風范,用不凡的學術彰示民族文化之大統。他是海內外公認的第三代新儒家的嫡系傳人。他是儒家文化的繼承者、弘揚者。
郭齊勇先生的頒獎詞為:他成長于荊楚大地,南國風土陶鑄了他的仁義性情。青年時代,他上山下鄉,基層民眾培育了他的寬厚胸懷。
他在而立之年,負笈求學。四十年來,孜孜求索。一張書桌,寫就百萬言學術文字;三尺講臺,培育千百名學界新人。他力主儒家道統為社會根基,儒家義理為安身之道。不懈陳詞,反復論證。他對熊十力的研究,鉤沉索隱,開辟先河;對現代新儒家的發覆,篳路藍縷,垂范后昆。
他不僅在學理上謀求儒學的現代轉化,更以實踐來發揮儒學的民間活力。他組織“儒家倫理爭鳴”,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主持武漢大學國學院,先開風氣,成就斐然。他面向大眾傳播儒學價值,致力于儒家古禮重新扎根民間。他倡議重建祠堂,恢復書院,復興儒禮,誦讀經典,在社會上引起持續呼應,為儒家傳統堂堂正正回到當代社會生活起了重大作用。
他為了儒家傳統禮俗的復興,辛苦經營;為了民族文化血脈的延續,開拓進取。他走出書齋,深入民間,身體力行,躬親實踐。他是當代大陸新儒家的中堅力量。他是儒家精神的踐行者、推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