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8月28日消息(記者徐升)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員會修訂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價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今天上午,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新修訂《條例》將規范政府定價、執法行為。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并列出虛假標價等九大價格違法行為。
發布會現場
據悉,199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價格管理條例》出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已出現法律滯后的現象。新修訂《條例》的頒布施行,有利于規范政府定價行為、執法行為;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加強成本約束和價格監管等法律手段;深化價格體制機制改革,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條例》還將政府定價的行政責任轉變為法律職責、法律義務,以法律的“剛性”彌補了政策的“彈性”。
參會人員
《條例》重點對經營者價格行為予以了規范。在明確經營者不得有價格法禁止的不正當價格行為的基礎上,細化了9類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的價格行為:一是使用虛假或者誤導的語言、文字、圖片、視頻、計量單位等標價;二是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等價格形式無依據、無相應參照價格;三是虛構原價、降價原因或者虛假優惠折價;四是在同一交易場所內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以低價招徠交易相對人而以高價結算;五是不標示或者不如實標示價格附加條件;六是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價格承諾;七是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八是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的;九是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條例》規定,有以上行為之一的,由價格主管部門給予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限期退還,無法退還或者拒不退還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經營者為個人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發布會現場
另外,《條例》進一步細化價格監督檢查制度,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價格主管部門在市場價格總水平劇烈波動、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異常波動、出現社會反映強烈或者集中舉報的價格問題、重大價格政策出臺或者變動、重要節假日、重大活動即將來臨或者重要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可以對相關經營者或者行業組織采取書面通知、約談、公告等措施提醒告誡經營者、行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