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央廣網廈門8月20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芳草)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辦、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承辦的2017華東白內障與角膜病高峰論壇19日在廈門舉行,福建首個“白內障屈光晶體手術中心”在論壇上揭牌成立。
本屆論壇通過專題講座、大會交流、疑難病例討論、新技術進展研討等形式,就當前白內障與角膜病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疑難病例進行交流討論。廈門大學醫學院院長劉祖國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眼科副主任何守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副主任盧奕教授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出席。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白內障是全球頭號致盲性疾病,我國是白內障的“重災區”。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約有6000萬白內障患者,在60到89歲的老年人中,白內障的發病率已高達80%,9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可達90%以上。白內障不及時進行治療,將導致患者的視力嚴重下降,直至失明。除了白內障,老視也是中老年人最易患的疾病。同時患有老視和白內障的老年人也特別多。還有部分老人不但患有白內障、老視,還患有近視、散光等眼部問題。
福建首個“白內障屈光晶體手術中心”成立
據悉,白內障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被認為是“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白內障手術要達到“屈光手術”目的,取決于三大要素:手術的診療設備、手術醫生的技巧及臨床經驗、功能性人工晶體的使用。本次論壇開幕式上,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宣布成立“白內障屈光晶體手術中心”,旨在通過引進高端診療設備和多功能人工晶體,不斷加強對手術醫生的培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視覺矯正方案,將白內障、老視、近視、散光等問題納入進來一并解決,不僅讓患者看得見,而且要看得清晰、持久和舒適,讓新一代的中老年人實現完美無鏡視界成為可能。
解放軍總醫院眼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何守志教授表示,近年來,廈門眼科中心白內障科的學科發展十分迅速,開展的白內障手術規模之大、診療技術之先進,設備之齊全,業界有目共睹。對常規白內障、疑難白內障以及先天性白內障、高度近視、老花眼的診治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然成為全國白內障治療領域的領頭羊和標桿。
論壇舉辦期間,還穿插舉行了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廈門眼科中心院長黎曉新主編的《現代眼科手冊》分享及《視網膜血管性疾病》新書發布,吳護平教授和其團隊著作的《角膜膠原交聯技術及臨床應用》也舉行了簽送。組委會還特別開放專家會診區,現場為白內障、老花眼、干眼和角膜病患者搭建了與專家零距離溝通、交流的平臺,會診區還提供裂隙燈、眼壓、驗光、干眼測試等多項眼部檢查服務,受到患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