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廈門8月16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李容川 黃江)一列裝載馬來西亞進口木材的集裝箱班列15日下午從廈門前場火車站徐徐開出,駛往贛州,這是廈門自貿區在中歐中亞班列開行2年的基礎上,新增的“一帶一路”貨運產品,將對廈門、贛州沿線物流產生輻射帶動作用。
這趟集裝箱班列全部為進口木材及其配件制品,共裝載60個集裝箱。該批木材從馬來西亞檳城起運,經中國遠洋海運集裝箱運抵廈門海滄遠海碼頭,再通過鐵路專列直達贛州南康物流港。
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馬來西亞至廈門至贛州開通了海鐵聯運新模式,對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推進廈門國際樞紐港中心的海鐵聯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這趟班列的成功首發,是多方合作創新海鐵聯運模式、精心打造‘一帶一路’運輸通道的成果,計劃每周開行1列,將滿足全年6萬方進口木材的運輸需求。”漳州車務段段長吳成忠介紹說。
據悉,贛州南康是我國家具產業基地,每年的進口木材需求量達到500萬方。為更好服務贛州南康木材運輸,南昌鐵路局漳州車務段、廈門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廈門國際物流港和中鐵集裝箱公司聯合攻關,針對進出口大宗貨源報關手續繁瑣、運輸時效長等難題,提出了贛州南康內陸報關、廈門關區消毒檢查、鐵路組織直達運輸、南康關區商檢熏蒸查驗的快速通關運輸新模式。
同時,相關部門還創新海鐵聯運經營模式,合作開通了海外提箱和裝載、報關報檢和通關轉運、鐵路聯運和南康終端物流配送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南康進口貿易商和工廠提供進口木材全球運輸鏈服務。
據介紹,下一步,廈門海滄鐵路支線專用線還將引到碼頭,采用鐵路自動裝卸系統,海滄自動化碼頭將建設全世界第一個自動化海鐵聯運碼頭,海滄鐵路支線專用線年輸送能力也將達到2000萬噸。屆時,海滄港區的集疏運能力進一步提高,海鐵聯運“科技、綠色、經濟、高效” 的優勢將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