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7月26日消息(記者張子亞)日前福州“老倉山”漏損治理項目中的首個“千里眼”,在展進路的港務局宿舍完成安裝。它不僅運用最先進的窄帶物聯網技術,而且自帶壓力及溫度傳感器。到年底,這種“千里眼”將成為308個小區的“標配”。項目運行后,有望每月節水約60萬噸,未來或在福州全市推廣。
據了解,“老倉山”漏損治理項目涉及81平方公里,308個小區、659個大客戶,其中小區流量監控總表的安裝將在年底結束,大客戶總表預計明年開始更換。此外,預計還將在市政管網安裝數百個流量計。項目要安裝的自來水計量裝置,將超過1000個。
福州市自來水公司負責人說,所有流量計及小區監控總表都運用窄帶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計量器具數據的實時傳遞。在比對每個分區的供水量和用水量數據后,即可得出‘產銷差’,‘產銷差’越大的分區,說明漏損越嚴重,越需要精準治理。“通過‘產銷差’對比,不僅可以幫助小區發現自來水漏耗,還可以在宏觀層面為整個城市達到節水降耗的目的。”
以去年6月為例,“老倉山”片區供水量與用水量的“產銷差”為34.38%。通過漏損治理,“產銷差”有望控制在12%左右,每月節水量約達60萬噸。按照預期,在項目建設期和管理期內,試點區域將總共減少漏耗水量達千萬噸。自帶壓力傳感裝置可降低城市爆管率
據了解,預計安裝的1000多個計量裝置不僅個個都運用窄帶物聯網技術,而且都配備壓力傳感器及溫度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