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7月13日消息 (記者許新霞)7月7日以來,寧夏同心以北地區氣溫持續攀升,最高氣溫不斷刷新歷史記錄。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此次晴熱高溫天氣將持續到21日。此次晴熱高溫天氣范圍之廣、強度之強、持續時間之長、打破歷史極值站點之多為寧夏有氣象記錄以來之最,是一次極端高溫天氣氣候事件。
7月11日,最高氣溫,寧夏共有2個縣站超過40℃、6個縣站超過37℃,10個縣站突破歷史極值, 668個村鎮站超過37℃。其中:銀川39.1℃(歷史極值38.7℃,出現時間2000年7月20日)、利通區41℃(歷史極值38.9℃,2015年7月27日)、中寧40.6℃(歷史極值38.7℃,2015年7月27日)、永寧40.6℃(歷史極值39.5℃,2015年7月27日)。
預計:銀川、石嘴山、吳忠三市和中衛市北部高溫晴熱天氣將持續到21日左右。12日是氣溫最高的一天,自13日開始南部山區及賀蘭山局地有雷陣雨,氣溫略有回落,但中北部地區仍將維持35~37℃高溫天氣。22日開始,伴隨降水天氣入境,高溫天氣有望緩和。
持續高溫天氣會對群眾生活、安全生產、城市運行、農業生產及生態建設等產生不利影響。持續高溫天氣易引發中暑及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高溫環境還易引起食物腐敗變質,引發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的發生。高溫使城市用水、用電量增加,用水、用電壓力會明顯增大。高溫晴熱天氣對灌區小麥收獲晾曬和枸杞采摘工作的開展以及水稻分蘗、釀酒葡萄幼果膨大和果實糖分積累等較為有利,但高溫縮短了枸杞成熟間隔期,造成采摘用工困難,也不利于玉米開花授粉,并可能造成釀酒葡萄幼果受到日灼傷害。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加速土壤水分散失,土壤含水量急劇下降,中部干旱帶大部地區會出現較嚴重的干旱,南部山區旱情也將逐漸抬頭,對正值需水關鍵期的玉米、開花期的馬鈴薯等的正常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造成不利影響。持續高溫天氣還會使森林草原區火險氣象風險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