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6月2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郭時印 李苗)5月31日下午,湖南農業大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三方共建袁隆平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中心簽約儀式在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官春云以及湖南省教育廳、農委、商務廳的領導和共建三方的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段美娟主持了簽約儀式。
湖南農業大學辦學歷史悠久,辦學實力較強,是農業部與湖南省共建大學、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建設單位、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牽頭建設單位,具有良好的學科基礎、優秀的師資隊伍、高水平的科研平臺。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擁有完整科研、生產、加工、銷售、服務體系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之一,雜交水稻種子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具有很高的國際交流水平和豐富的國際交流資源。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國內外第一家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發的科研機構,雜交水稻研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國際交流頻繁,經驗豐富。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符少輝、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伍躍時、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代表共建三方,簽約建設袁隆平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中心協議,就是為了發揮共建三方的各自優勢和袁隆平的品牌效應,以項目為紐帶,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加強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服務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三方合作共贏,為推進“國際稻都”建設,讓雜交水稻更好地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提供人才支撐,為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與推廣,發展現代農業,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這既是貫徹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和《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愿景與行動》的重要舉措。
《袁隆平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中心共建協議書》要求,三方發揮共建各方的優勢,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的有利機遇,積極尋求教育部、農業部、商務部的支持,以項目為依托,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相結合,招收來華留學生與選派未來學科骨干人才出國留學相結合,培養國際高端農業人才。湖南農業大學從隆平高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辦的國際培訓班中選拔自身有需求、符合湖南農業大學招生要求的優秀學員按國家政策和湖南農業大學招生及培養程序攻讀專業學位和博士學位。結合各自優勢,三方聯合制定留學生本科、研究生學歷教育培養方案,并優先隆平高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學員的錄取及培養。創新國際化農業高端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課程學習與技術推廣或論文研究兩段制留學生培養形式。按照共同制定的培養方案,將隆平高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課堂教學、實操、實踐等環節學分納入教育部認可的學分管理體系,實現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的垮學科、跨學校、跨國境的培養模式創新。學員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的相關課程和培養環節,符合湖南農業大學學位授予標準,就可申請農業碩士、MBA、MPA等專業碩士的學歷學位證或者博士學歷學位證。隆平高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按照有關規定,向湖南農業大學推薦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擔任研究生聯合培養導師。加強在援外培訓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合作,整合各自國際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共同打造國際化的人才培育平臺。在國際化人才“走出去”和“引進來”培訓兩方面均開展緊密合作。共享使用各自專家、教材、基礎設施以及實習實訓基地等,共同探索農業國際化高端人才資源共享新模式。共享國際生源市場和渠道,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國際教育和培訓市場。
在簽約儀式上,湖南農業大學黨委書周清明記表示,湖南農業大學作為發起單位,一定主動加強與各方對接,從組織、經費和制度上給予保障,與其他兩個共建單位共同將袁隆平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中心打造成國際高端農業人才的培養基地、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示范樣板、農業技術國際交流的重要載體和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重要平臺。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伍躍時表示,要將培養中心的建設和運行將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為國內企業走出去培養領軍人才,推動中國農業技術和產品走向世界。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表示,袁隆平國際高端農業人才培養中心集合了三方單位的雄厚力量,必將成為世界一流農業人才的培養平臺,閃爍耀眼的文明之光。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徐偉,湖南省農委副主任黃其萍,湖南省商務廳副巡視員毛七星紛紛表示,將按照各自職責,積極支持袁隆平國際高端人才培養中心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加強建設,為促進民心相通、政策互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構建沿線國家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提供人才支撐。
簽約儀式結束后,立即舉行了2017年發展中國家蔬菜種植加工技術培訓班開班典禮,來自斯里蘭卡、孟加拉、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21個國家的86名學員朋友將參加為期兩個月的蔬菜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