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5月16日消息(記者王珩 通訊員姚愿福)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在今年貴州適應性考試中,玉屏縣民族中學成績斐然,理工類600分以上1人,實現歷史突破,而500分以上人數就達22人,較2016年多出13人。這一成績的取得,既源于該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貴陽清華中學智力幫扶的結果。
玉屏屬于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片區縣之一,雖然交通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優越,目前仍有貧困村39個,未脫貧人口5465戶15964人。
近年來,該縣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好事,聚資引智,助力貧困山區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脫貧攻堅工作添磚加瓦。工作中,該縣智力支邊辦主動聯系、主動匯報,努力爭取各民主黨派的支持,加大橫向與縱向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聯系與溝通,注重智力支邊工作與扶貧工作的緊密結合,鼓勵扶貧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民營企業與貧困村在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共事業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政府、企業、貧困群眾“三贏”發展。
今年春耕生產中,該縣積極引導玉屏振興米業有限公司參與全縣脫貧攻堅,免費為貧困戶發放2.5萬元的優質水稻種,并以每公斤高出市場價兩毛錢“訂單式”收購貧困戶種植的稻谷。
該縣還積極推進智力支邊扶貧聯系點建設,將示范帶動能力強的玉屏綠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興果蔬基地、大興祥瑞黃桃專業合作社、貴州祥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定為縣智力支邊扶貧聯系點,帶動貧困村加快推進山區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去年10月,該縣智力支邊辦協調縣金融辦、金鑫擔保公司為大興祥瑞黃桃專業合作社貸款100萬元,使黃桃基地從去年200多畝發展到今年的480余畝。合作社做大做強的同時,還帶動了31戶農戶以土地入股黃桃基地,讓村民成為股東,其中貧困戶24戶,他們以自己的土地入股,不僅能分紅、持續受益,還能學技術。
目前,三個智力支邊扶貧聯系點在縣智力支邊扶貧成員單位的大力幫助下,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吸納貧困戶學技術、就業,可領取在基地務工和土地流轉費用兩份收益。
據了解,該縣還將進一步加強智力支邊成員單位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幫助培訓鄉土人才和引進先進種植、養殖技術及市場信息等相關服務,開展法律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爭取和協調更多資金和項目在該縣開展科技培訓、衛生幫扶、引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玉屏在2017年整縣出列,率先全面進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