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5月7日消息(記者 周羽)7日凌晨到中午,廣州花都、增城、黃埔先后突發特大暴雨,打破了廣東省3小時雨量極值,也刷新了廣州日雨量歷史紀錄。據廣州市三防辦發布的消息,初步統計,全市倒塌房屋172間,安全轉移群眾6925人,全市暫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
廣州突發暴雨破歷史紀錄
造成廣州這場特大暴雨的強對流云團,于7日0時起在花都局地生成加強并向周邊發展,緩慢向東南偏東方向移動,嚴重影響花都、增城、黃埔、廣州市區、番禺、南沙、東莞、清遠清新、河源東源、佛山南海和三水,其中花都、增城、黃埔出現了特大暴雨,主要強降水時段發生在2時-7時。
根據氣象站網的監測,5月07日00時至14時,廣州市共有232個測站雨量超過50毫米(占全市55%站點),其中123個測站雨量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12個氣象站錄得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各區最大雨量:黃埔九龍鎮524.1毫米、增城新塘鎮435.4毫米、花都花東鎮334.8毫米、白云區294毫米、海珠區181.1毫米、番禺區163.2毫米、天河區158.9毫米、從化太平鎮143.6毫米、南沙80.7毫米、越秀區53.4毫米。
這次特大暴雨過程具有如下特點:
(1)雨強之猛刷新歷史極值
花都、增城、黃埔出現了100毫米以上的1小時降水,增城新塘鎮錄得1小時雨量184.4毫米(5時-6時),小時雨量歷史排名第2(全省歷史排名第1是2013年6月23日陽江市白沙鎮1小時雨量188毫米),增城新塘鎮3小時雨量382.6毫米,破廣東3小時雨量歷史極值(2014年5月17日惠州大亞灣3小時雨量339.4毫米)。
(2)日雨量破廣州歷史紀錄
截止至14時,黃埔區九龍鎮錄得524.1毫米,打破了廣州市日雨量歷史極值(2014年5月23日增城市派潭鎮477.4毫米)。
(3)強降水時空分布集中
本次突發暴雨從花都局地生成,然后加強并向周圍發展,移動緩慢,強降水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特大暴雨(大于250毫米)主要出現在花都花東鎮、花山鎮,增城新塘鎮、中新鎮,黃埔九龍鎮,白云石井街。
另外,2010年5月7日凌晨廣州市也出現過強降水,廣州市1小時最大雨量99.1毫米,3小時最大雨量199.5毫米,24小時最大雨量246.5毫米。
廣州大范圍發布暴雨紅色預警
根據暴雨云團移動路徑和變化情況,廣州氣象部門密切跟蹤天氣, 并及時通過電視、電臺、應急氣象頻道、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12121語音電話、手機短信等渠道發布了相應的預報預警。全市各區均發布了不同級別的預警信號,其中,花都市00時49分率先發布花都降水天氣提示,02時03分發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03時06分再次升級至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隨后黃埔、白云、增城、廣州市區、番禺也相繼發出暴雨預警信號,并先后在不到3小時內將預警信號提升到紅色。
突發極端暴雨目前主要靠臨近監測預警
本次特大暴雨歷史罕見,前期強降水信號征兆不明顯。初步分析,本次特大暴雨主要是因為來自海上偏東和偏南暖濕氣流突然北上,在廣州北部交匯,不排除受珠江三角洲城市下墊面影響激發(城市雨島效應),導致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目前,應對突發極端暴雨主要靠監測和臨近預警。
目前,對復雜地形下的特大暴雨預報仍然是世界難題,這類暴雨形成的機理仍有待破解。為此,我們正在建設熱帶季風區云降水觀測試驗基地,并對廣東已知的雨窩開展加密觀測和針對性研究,以提高數值預報模式的預報能力和預報員的認知水平。
未來幾天天氣預報
目前,強降水回波范圍已經減小、強度有所減弱,其主要回波帶正在影響順德、番禺、南沙和東莞,未來幾小時上述地區仍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廣東省其余地區也有(雷)陣雨局部大雨。
8日-9日,粵北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粵西和珠江三角洲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強雷電和9級左右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粵東市縣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10日-11日,全省大部仍有(雷)陣雨局部大雨。
廣州市:8日-9日,陰天,有大雨局部暴雨,23℃~28℃;10日,(雷)陣雨,24℃~30℃;11日,多云,24℃~30℃。
廣東省氣象局提醒,廣東省已經進入強對流、強降水集中期,需注意:
(1)防御雷電災害,以及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導致的廠房工棚、臨時構筑物、戶外廣告牌、樹木倒塌等災害。
(2)強降水易誘發次生災害,需注意誘發城鄉積澇、局地山洪及山體滑坡等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