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4月30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烏魯木齊臺記者陳思雅)在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梧桐窩子村有這樣一家人,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卻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了18年,他們就是漢族小伙兒劉洪濤與哈薩克族老人卡克姆·卡瑪克。在這18年里,漢族小伙兒與這位哈薩克族老人一家日夜相處猶如親人。
又是春日里一個陽光甚好的天氣,在梧桐窩子村劉洪濤家里,桌子上擺滿了哈薩克族風味美食,劉洪濤的女兒和卡克姆·卡瑪克的孫女在一旁畫著畫,不時互相學習漢語和哈語,大人們在一旁曬著太陽聊著往事,思緒也回到了相識之初的1999年。
1999年,17歲的劉洪濤只身來到梧桐窩子村種棉花,初來乍到,村子里大部分的農牧民又說的都是哈語,這一下讓劉洪濤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正當他被語言所困時,遇到了熱心的卡克姆·卡瑪克,這個能說流利漢語的哈薩克族老人。“他漢語好,我們倆好溝通,給大家講啥事情他就給我當翻譯。很快我們倆成為朋友,通過他我認識了村上所有村民。”
有了卡克姆·卡瑪克這個翻譯,村民們也都認識了這個會種棉花的漢族小伙兒,他們不僅開始向劉洪濤討教種植棉花的技術,棉田需要進行機耕作業時,他們也會第一個想到讓劉洪濤來幫忙,漸漸的劉紅濤成了村里的大忙人,不僅要種自己的地,還要幫助村民一起種。
當時,劉洪濤住在西莊子村,每天去梧桐窩子都要騎一小時的自行車。看著越發黑瘦的劉洪濤,卡克姆·卡瑪克打心眼里心疼這個小伙子,便邀請他住在自己家里。“他給我提出說你也別來回跑,你就住到我家,這樣你教我們種地、干活也方便,那時候我有拖拉機,在地里鋤草的農機具也全。”
住在卡克姆·卡瑪克家后,劉洪濤把節省在路上的時間,全都用在了棉花地里,常常早上8、9點出門,晚上凌晨2點才能回家。他說:不管多晚回家,每當他看到桌子上的那碗熱奶茶和熱飯,心里都是暖呼呼的。“我們種地這個行業,白天出去晚上啥時候回來都不知道,因為到地里澆水各方面管理莊家沒有時間性,我有時候半夜兩三點回來,起來給我燒茶、做飯,當時我還沒結婚,開拖拉機衣服臟的快,回來我就發現我的衣服被干媽媽洗過了。”
一碗熱茶、一桌熱飯,就是這生活中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從小失去父親的劉洪濤,從卡克姆老人身上感受到了父愛和家的溫暖。2012年,在劉洪濤與卡克姆老人一家共同生活的第13年,劉洪濤認了卡克姆·卡瑪克和妻子再福娜為干爸爸、干媽媽。
2013年劉洪濤結婚了,辦了一場中式婚禮,同樣也在干爸爸、干媽媽家舉辦了一場哈薩克族的婚禮。劉洪濤結婚后,老人卡克姆還是不舍得漢族兒子搬出去住。“我離不開干兒子、干兒子也離不開我們,我們不光是民族團結一家親,就是真正的一家人。”
劉洪濤婚后依舊與卡克姆一家住在一起,妻子高潔不僅與哈族父母相處的很好,慢慢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性都漸漸的融入這個哈薩克族家庭。“我以前不喜歡吃馬肉、奶茶也不喝,到這來以后自己也喜歡吃肉,熬奶茶也會了,禮儀也會了,他們簡單的話我也能聽懂。”
隨后幾年里,卡克姆·卡瑪克老人的子女相繼結婚,劉洪濤也有了自己的小寶寶,這個民漢大家庭的成員越來越多,房子已經容納不下9口人居住,為給家人換一個好的居住環境,劉洪濤拿出了多年攢下的積蓄,在院子里蓋了一排新房,給哈薩克兄弟姐妹改善住房。
2015年,房子蓋好了,一家人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就在開啟了新生活的時候,這個大家庭又迎來了一個新生命。一個深秋的夜晚,劉洪濤的妹妹烏麗凡·卡克姆第二個寶寶突然快要臨產了,還是哥哥及時將她送去醫院順利生下了寶寶。“生老二的時候特別難,當時我老公不在身邊,只有漢族哥哥在。我特別害怕,漢族哥哥就一直在門口陪我說話。我慢慢放松下來,順利生了小女兒。現在小家伙也認了漢族各個做干爸。”
十八年里,就是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兒,讓劉洪濤與卡克姆一家成為最親的親人,成為難以割舍的父子,劉洪濤也成為卡克姆老人心中堅實的依靠。“我們家里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必須要叫他們商量,家里面來了客人招待一下,也必須把他們叫過來,跟我們一塊,來的客人就說這是我的大兒子。”
現如今,劉洪濤已經成為這個民漢大家庭的一家之主,他現在不僅希望能帶著家人一起致富,更希望這份同一屋檐下的民族親情能在孩子身上延續下去。“我現在就想學養殖,以后拉著姊妹搞個養殖合作社,帶領他們一起發家致富。同時,他們孩子和我們孩子從小生活在一起,關系更加融洽,我覺得他們以后會像我們一樣互相幫助,永遠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