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呼和浩特1月10日消息(記者寶音,通訊員張策力格爾)記者從二連浩特海關獲悉,二連浩特市邊民互市貿易區自2016年9月3日正式宣布試運營并面向中蒙邊民和游客開放以來,運營期間邊民互市貿易交易額良好并呈穩步增長趨勢。
截至到2016年12月31日,共有1.2萬人次入區,銷售商品總額達1085.95萬元,其中互市交易申報1334筆,價值973.25萬元,游客購物3487筆,價值112.67萬元。
據二連海關統計, 2016年10月以來,入區交易商品的數量和種類有所增加。目前,食物類商品主要為提拉米蘇、面粉、牛肉干、面包等。飲料類商品有茶葉、奶茶粉、咖啡等;服裝類商品主要為蒙古袍、皮衣、羊絨羊毛、駝絨駝毛衣褲、蒙古靴、氈靴等;五金類商品主要為有銀碗、銅碗、銅飾品、手工藝品等;中藥材類商品主要是防風;農作物類商品主要是油菜籽。
由互貿區進境的人員為蒙古國邊民,絕大多數蒙古國邊民多次往返于互貿區從事互市貿易,熟知互市貿易的優惠政策及有關規定,并從中受益。二連海關嚴格按照互貿區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監管,保護邊民的合法權益,保障互市貿易沿著規范高效、健康有序的道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