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地方新聞

          央廣網

          安徽來安讓非遺“活起來”

          2015-08-14 09:5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來安8月14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王龍光、韓先秀)安徽滁州來安縣文化館這兩天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20多名戲劇名角從蘇滬皖的不同地方趕來,唱民俗、展才藝,給當地非遺愛好者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

            歷史悠久的來安地處蘇皖交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濃厚,兼具維揚文化、秦淮文化和兩淮文化特點。這個古老的城市在近兩千年代代傳承中留下了洪山戲、白曲、秧歌燈等寶貴的文化資源。近年來,該縣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原則,加大保護和傳承力度,增強群眾文化自覺,促進文化繁榮,來安韻味獨具的非遺已成為群眾身邊觸手可及的文化。

            據了解,來安縣從建立保護名錄入手,組織對民間文學、舞蹈、音樂、和曲藝等進行深入普查,首批錄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0類61項。成功申報雷官板鴨制作工藝等5個市級名錄,手獅燈等4個省級名錄。在此基礎上,確立一批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重點保護鄉鎮,給非遺發展搭建平臺、為民間藝人和鄉土文化人才提供舞臺,讓非遺“活”起來。在有舞“手獅燈”傳統的獨山鄉、扭“秧歌燈”的大英鎮、跳“豐收鑼鼓亭燈”的水口鎮、踩“高蹺”的汊河鎮、玩“子母燈”的半塔鎮和“跑馬燈”的施官鎮等鄉鎮分別建立一支表演隊伍,并扶持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展示展演。在濃厚文化氛圍中,散落在民間的優秀藝人紛紛走到前臺,傳承人吳德才等8人被認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并成為活躍在滁州、盱眙、揚州蘇皖交界一帶的“名角”。

            此外,對于適合館藏的民間繪畫、雕塑、手工藝品和民間戲曲中的劇本曲譜、樂器、戲服等非遺,該縣則在縣博物館內專門設立了非遺展廳, 進行分類收藏、展示,讓更多人了解來安傳承下來的社會文明。據了解,非遺展廳開放一年以來,已接待群眾萬余人次。

          編輯:中國廣播云采編

          關鍵詞:安徽

          說兩句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猜你喜歡

          視覺焦點

          推薦視頻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備0506576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介紹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 日鲁夜鲁亚洲鲁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