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7月5日消息 (記者郭長江)7月4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召開自治區總河長第一次會議。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主持會議并講話,標志著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新和重要戰略舉措、實施生態立區戰略的”河長制”開始在寧夏實施,確保寧夏境內河湖水域不萎縮,水污染形勢總體向好,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河湖生態空間有效保護,生態功能持續提升。
今年4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辦、政辦出臺《寧夏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自治區層面由自治區黨委書記擔任總河長,自治區主席擔任副總河長,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領導分別擔任自治區級重點河湖的河長,黨委組織部等27個單位為自治區級河長制責任單位;明確了11個重點部門責任清單。水利廳與環保廳聯合制定貫徹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寧夏率先啟動全國省級統一河長制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積極探索河湖管理保護新模式。
目前,寧夏以黃河為主要河流的全區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406條,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重點湖泊30個,均在”河長制”管轄、治理范圍。
石泰峰在講話中說,要深刻認識全面推進“河長制”的重大意義,加強責任感、使命感;全面推進“河長制”,把它作為倒逼加快產業升級步伐的迫切要求來抓;堅持黨政問責制度,強化考核制度體系建設,切實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堅持規劃引領、先行,嚴格限制發展“高耗水”項目,下大力氣搞好源頭治理和保護,堅持綜合治理,以“河長制”帶動環境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爭在年底之前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推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確保母親河永遠健康。
自治區主席咸輝也在會上講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