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央廣網廣州9月11日消息(記者鄭澍)年少從軍,11年的軍旅生涯鑄就了她堅忍不拔的性格;轉業海關,19年的把關服務,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海關人敬業奉獻的精神內涵。今年,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副關長楊杰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楊杰所在的廣州白云機場海關,駐守國內三大航空樞紐之一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涉及國際和地區航點近90個,年均監管出入境旅客近1800萬人次。作為該關分管旅檢業務的副關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楊杰一直帶領團隊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1月20日,廣州海關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全關進入“戰時”狀態。從那天起,楊杰就“坐陣”堅守空港旅檢現場。面對從未經歷過的疫情考驗,如何確保旅客快速通關和疑似病例“一個不漏”,如何改造現場進一步優化通關環節,楊杰辦公室里的燈光徹夜長明。

  在她的帶領下,空港通關流程迅速完善,健康申明卡制度順利重啟,衛生檢疫水平迅速提高,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率先實行“分區管控、分級管理、分類處置”、口岸檢疫查驗與內部安全防護于一體的衛生檢疫監管模式。

圖為楊杰查看廣州海關疫情防控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使用情況(央廣網發 池兆恩 攝)

  楊杰意識到,健康申明卡后續驗核的統計以及跟蹤回溯對于聯防聯控工作十分重要,要推動實現信息共享,才能真正確保防疫無患。她迅速與團隊一道,零基礎開始參與研發系統,從協調、測試到現場推廣培訓應用……先后提出系統完善需求93條,協調解決設備安裝、網絡提速等各類問題,21天時間就順利推動廣州海關疫情防控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上線運行。

  在該系統的支持下,進出境旅客“一碼通關”,在實現海關衛檢作業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精準鎖定重點地區高風險人群,確保衛生檢疫聯防聯控閉環管理的同時,優化了信息流轉的速率和準確性,解決了數據統計分析的問題,大大提升了旅客通關效率。

  在楊杰的直接推動下,廣州白云機場海關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及時加建百余平方米醫學排查室、應用口岸移動式一體化生物安全方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1月21日至8月底),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共監管進出境航班超25000架次,進出境人員超100萬人次,檢出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全國海關位居前列。

圖為楊杰在口岸一體化生物安全方艙內查看入境旅客鼻咽拭子樣本采集工作情況(央廣網發 池兆恩 攝)

  堅守一線的220多天,楊杰卻只回家休息過3天,她經常連續工作兩三個晝夜,累了就睡在辦公室,隨時接聽工作電話了解工作情況,有點空閑就到現場走走看看。“走路快”“說話快”“電話也幾乎沒有停過”是大伙兒對她最深的印象。

  “我熱愛海關事業,我愿意為之奉獻一生。”這是楊杰一直堅持的樸素而真摯的愿望。這就是楊杰,一名忠誠擔當的國門女將,一個胸懷家國和人民并為之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