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7月4日消息(記者舒隆煥)陜西省斗門水庫項目7月1日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在歷經近10年的精心準備,全面完成土地、水文、環評、文勘等16項審批后,全面開工。

斗門水庫項目效果圖(央廣網發 灃東新城供圖)

  據介紹,斗門水庫項目位于灃東新城大西安科技創新引領軸南端,是大西安新中心核心區。項目規劃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庫容5052萬立方米,按照“南池、北池”形制布局,是以供水、改善生態環境為主,兼顧防洪等綜合利用的三等中型水庫。其中,南池為引漢濟渭注入式水庫,為城市供水水源,庫容2897萬立方米;北池為灃河注入式水庫,為城市蓄滯洪及生態用水,庫容2155萬立方米

  該項目是陜西省市、西咸新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重大水利工程、生態工程、民生工程、文化工程,是陜西省“引漢濟渭”輸配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斗門水庫為載體,貫穿灃東新城的大西安城市新軸線將實現“生態恢復、文化傳承、遺跡保護、水利建設”的有機統一,在保護與傳承昆明池遺址區域的同時,也將對大西安城市生態環境的優化改善具有深遠意義。

  記者了解到,目前灃東新城已先后制定了安全生產、治污減霾和疫情防控等專項方案,探索建立智慧化工地管理系統,充分保障項目全方位、全時段提速建設。

  灃東新城管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灃東新城將按照西安市和西咸新區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三年行動方案,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建設,確保斗門水庫項目2021年6月達到蓄水條件,著力打造現代化大西安水生態文明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