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全面擘畫了中國發展的美好未來。循著全會系統描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探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路徑,促進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是踐行全會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
地處中國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區域,“魚米之鄉”江蘇,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上,依托當地特點和資源稟賦,走出了一條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路,其中蘊含的基本精神實質,為全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難得的經驗。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十九大擘畫的美麗鄉村圖景,聯系實際,加快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就要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根基,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以農民的全面發展為宗旨,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以農村的繁榮興旺為目標,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江蘇打出了鄉村振興系列“組合拳”:因地制宜、一村一產,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不斷激發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南通如皋顧莊社區,家家栽種花木,戶戶蟠扎盆景,村民們用一雙巧手把方寸盆景做成了致富的“搖錢樹”;鎮江句容的唐陵村,大力發展苗木產業,讓昔日“北大荒”搖身一變成為今日之“綠銀行”,剎歪風、治陋習、樹新風,以文明鄉風滋養鄉村之“魂”;率先成立了鄉村文化中心,讓文明之風造福新時代鄉村!
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過程,必須具備戰略定力,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堅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堅持綠色發展,綜合治理農村突出環境問題,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打造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堅持以黨建總攬引領鄉村振興,形成“五枝”競秀的生動局面。
“制勝先治虛,求勝先求真。”鄉村振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大有可為。夯實產業基礎,強化人才支撐,厚植文化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把穩舵,加滿油,鼓足勁,堅持探索,久久為功,一定能實現新時代鄉村的華麗蝶變。(央廣網評論員 孫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