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何微)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旅游市場高速增長,入出境市場平穩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國內旅游總收入5.40萬億元,增長15.1%。全年國際旅游收入達1234億美元。
當前文旅產業發展進入新時期,從國家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從行業到產業,文旅產業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旅游市場迎來了春天,旅游逐漸演變成剛性消費需求,旅游消費升級越發明顯,但同時旅游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在產品和服務需求升級變化下,在線旅游企業應該如何開展營銷?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途牛旅游副總裁王樹柏。
剩余心智流量開啟途牛旅游營銷新篇章
王樹柏表示,目前,旅游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獲取流量難度大、成本高,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這一現狀下,途牛在流量價值與剩余流量價值轉化基礎上提出一個新概念,就是心智流量價值與剩余心智流量價值,企業可以通過搶“心智”,實現剩余“心智”流量價值的轉化。具體而言,剩余心智流量轉化應該如何做?如:有一個人知道一個景區,或者知道一個品牌,從來沒有去過,或者從來沒有買過,需要經過多次影響,才能讓他轉化為景區或品牌的用戶。對此,王樹柏列出流量價值公式:流量價值=用戶的質量×用戶數量×需求的概率。用戶的心智印象,影響了用戶的需求概率。
“剩余心智流量是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廣告主投放的廣告對用戶在產品、服務、品牌等方面產生了印象,但還沒有完成最終轉換的流量,這個流量如果沒有抓住,那就浪費了。”王樹柏說。
運用“+”法打造“恒星品牌”
王樹柏說:“心智流量=知道暫不感興趣用戶+感興趣無消費的用戶,即潛在用戶。我們經常談到的‘旅游+’、‘文化+’,巧妙的運用‘+’法,可以實現心智流量的轉化。‘+’法有很多種,每種‘+’法得到的結果不盡相同。1+1+1+1+1=5,如果五匹馬相加,是一輛馬車,如果四個輪子加一個發動機那就是一輛汽車,行駛相同的距離一定是汽車快。目前,鄉村旅游發展如火如荼,運用‘+’法,同樣可以讓鄉村旅游更高效。”
王樹柏強調,營銷“+”法可以通過“三點合一”、“品牌九度”的方式給鄉村旅游帶來新的變化。就“品牌九度”來說,有知名度、認知度、可信度,有向往度、體驗度、參與度,有滿意度、忠誠度、美譽度。如果大家只注重前面三度只可能成為一個“流星品牌”,如果能夠注重前面六度,就有可能是一個“行星品牌”,但是,要想成為“恒星品牌”,就需要在九度上深耕。同時,合理運用品牌九度,進一步帶來粉絲度,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王樹柏表示,途牛可以通過品牌、渠道、媒介、內容等實現營銷“+”法。另外,途牛也可以通過供應鏈系統、大數據系統以及旗艦店運營等,與景區、旅游局、政府以及各種機構進行廣泛的“+”法,實現共贏。好酒也怕巷子深,好景也怕沒人來,途牛希望通過打造各種營銷“+”法,實現剩余心智流量的轉化。
一線人員是途牛旅游品牌最好的講述人
“途牛12年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系列讓用戶感動的故事。在途牛自營地接服務中,一線導游經常帶給用戶感動。比如:看日出時,需要在凌晨兩點半、三點之前起床,這個點很冷,大家也沒有吃早飯,即便是五星級酒店也不會提供早餐,這時導游就會為途牛客戶準備一些簡單的早餐。當用戶拿到熱牛奶時,他們被導游感動了,于是,出游歸來后會給我們發來很多高滿意的點評。途牛的導游、領隊在遇到突發惡劣天氣,一切的保護措施先給用戶,如遇到大雨,可能自己常常被澆成落湯雞。我們這些例子有很多,我們有幾百萬客戶的真實點評,這些點評在官網都可以看到。”王樹柏說。
王樹柏說:“匠心筑夢,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在這個前提下我看了很多機構在講品牌故事。我理解的品牌故事,首先要有長時間的沉淀和積累,是一個能夠感動人、傳播正能量,讓消費者滿意的故事。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去講故事,才是可行的,對聽者負責任,對后代負責任。”(圖片由途牛旅游副總裁王樹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