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杜燕)蘆葦畫、白洋淀布藝、可觸摸的3D大運河……為期三天的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文博會)11日開幕,美、法、英等5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組,以及中國內地26個省區市組團參展參會,展示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其中,雄安新區、大運河首次亮相文博會就實力“吸睛”。
反映大運河文化的《通惠河覽春圖》數字交互長卷首次亮相北京文博會。
雄安新區首次亮相文博會
本屆北京文博會以“文化科技融合 傳承創新發展”為主題,中國各地各擅其美,在5.5萬平方米的展廳打造中國文創產業盛宴,比如內蒙古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新材料制作的運動水壺以“皮囊壺”造型送來“草原的禮物”;安徽展團主打文房四寶以及相關創意產品;廣西展團呈現“一帶一路”、邊關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文創產品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河北展區通過圖文展示近年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發展成果,剪紙、滿繡、木刻等傳統特色工藝產品以及唐山藝術陶瓷、保定古城香業、饒陽玻璃等創意設計產品現場“擺攤”吸引觀眾。
雄安新區考古、雄安新區非遺——白洋淀布藝、白洋淀野生紅蓮鮮嫩葉片制成的荷葉茶、蘆葦畫……“雄安新區”首次亮相北京文博會,向觀眾介紹雄安新區文化資源、發展現狀和發展愿景。
其中,取材白洋淀蘆葦制成的傳統手工藝品——蘆葦畫成為展區最吸引眼球的展品。非物質文化遺產葦編技藝傳承人楊丙軍告訴記者,蘆葦畫是白洋淀特色旅游工藝品之一,素有“一淀水、一淀銀、一寸蘆葦一寸金”之譽。
取材白洋淀蘆葦制成的傳統手工藝品——蘆葦畫成為北京文博會展區吸引眼球的展品。
與蘆葦畫“結緣”三十年的楊丙軍稱,自己生長在白洋淀,二十歲的時候就想著如何讓蘆葦不僅僅是用于編席、編筐,并試著用蘆葦來制畫。
“制作工藝并不復雜,但每個過程都有其獨到之處!彼f,十一月末、十二月初的蔫葦是制作蘆葦畫最上乘的原材料,這個時候的蘆葦韌性好,不易起火,耐燙便于之后的操作!鞍残驴h寨南村的安新縣蘆雁葦編工藝品廠,主要產品為蘆葦工藝畫,年生產能力20萬幅。”
如今,年輕人不愿從事這一行業,制作者中新生代力量不足。楊丙軍表示,自己愿意更多的投入與創作,增加神話系列、紅色經典系列的創作,來吸引更多人的關注!靶郯残聟^的設立,我的心氣兒又上來了”,他希望通過創新,把白洋淀蘆葦畫做成精品,讓葦編技藝得以延續。
京津冀發力讓大運河煥發新生機
雄安新區吸睛,大運河也很引人矚目。2013年5月,大運河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本屆文博會上,反映大運河文化的《通惠河覽春圖》數字交互長卷首次亮相。在9米多長的大型觸摸屏上,通惠河漕運文化風貌的畫作徐徐展開,觀眾科通過觸摸畫面上的近30個可點擊熱點,透過彈出的相應文字、動畫和圖片,了解通惠河的歷史人文故事和發展變化軌跡。
在通州展區,大運河文化展覽串聯宋莊、環球影城等文化元素,通過圖片、影像、沙盤、藝術品等呈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美景,F場,《大運河傳奇》彩色連環畫講述其前生今世。主創人劉潤卿告訴記者,連環畫文化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組成部分,制作《大運河傳奇》,希望通過神話故事與歷史事實,讓人們了解大運河!霸摃灿80冊,目前出版了第一冊,九月底出版第二冊,今后,還將制作大運河相關的手機游戲、拍攝相關主題電視劇等。”
在主展廳,京津冀運河文化展首度亮相。京杭大運河分段示意圖,通惠河、會通河等詳細介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次展覽是通過現場踏勘,采集到較為豐富的第一手材料,講述京津冀地區運河的現狀以及在"運河文化帶建設"背景下的近中期愿景。京津冀三地目前都在圍繞運河的保護傳承發力,制定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整修堤岸、治理河道、改善水體、打造景觀,做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三篇文章,讓古運河煥發新生機。
據悉,創辦于2006年的北京文博會是中國政府發揮首都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獨特優勢,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在北京搭建的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展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前十一屆北京文博會共吸引來自聯合國、歐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奧委會、世界動漫協會等國際組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565個代表團組、14342名境外專業人士參加,國內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均組團參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