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沈陽市遼中區牛心坨鎮榆樹底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柏油路串聯起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綠意盎然,文化墻上的彩繪生動講述著村史民風。村民們在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網格員穿梭在田間巷陌排查隱患……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如今已成為遼中區鄉村治理的“明星村”。3月以來,已有8個鎮街、300余人次組成的觀摩團前來“取經”。
“黨建+治理”激活內生動力
榆樹底村的蝶變始于2021年推行的“黨建領航·五治融合”工程。村黨支部創新構建“1+3+N”治理體系: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組建黨員先鋒隊、鄉賢理事會、巾幗志愿服務隊三支隊伍,帶動全村350戶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12項村級事務。“過去村里開會喊破嗓子沒人來,現在每月主題黨日大伙兒搶著提建議。”村黨總支書記馮海艦站在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門前介紹,今年已落實路燈維修、河道清淤等民生事項9件。
“小積分”兌出文明新風尚
村民呂玉樹正用積攢的40個積分兌換洗衣液。“打掃庭院加2分,參加志愿巡邏加5分,被評為‘最美庭院’還能加10分。”她笑著說。這套涵蓋環境衛生、移風易俗等6大類45項指標的積分管理體系,讓空泛的村規民約轉化為可量化的行為準則。數據顯示,實行積分制以來,全村亂堆亂放現象減少83%,紅白事鋪張浪費投訴清零,主動參與村級事務的村民增長4倍。
“網格化”筑牢治理根基
“李振常家水管漏水已協調維修;二組西河套排水溝需要清淤……”馮海艦翻開第4網格員劉鳳德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記錄著每日巡查情況。該村將轄區劃分為5個網格,配備“1名黨員+1名鄉賢+1名志愿者”服務團隊,開發“榆樹底智慧治理”小程序,實現民生訴求“30分鐘響應、24小時辦結”。今年以來通過網格化機制化解矛盾糾紛42起,排查安全隱患19處,群眾滿意度達98.6%。
“治理密碼”催生振興活力
鄉村治理的提質增效,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精準切入民生需求,通過成立強村公司,開展專業化吸污業務,該項目預計可為村集體增收約5萬元。同時,通過成立的“榆米果香”合作社,將本村甜桿、油桃等特色農產品,引進電商服務站打通“農產品出村”通道。2025年村集體收入預計突破5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長15%。“我們要把治理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明年計劃打造研學基地,讓更多城里人來體驗我們的‘治理成果’。”牛心坨鎮黨委書記高殿英在觀摩現場透露。
隨著又一批觀摩團到來,榆樹底村文化廣場上的“治理經驗展廊”前圍滿了人。展板上“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莊”的承諾,正通過一個個生動實踐,為新時代鄉村治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遼中方案”。正如前來觀摩的村書記所說:“這里不僅美了‘面子’,更實了‘里子’,走出了一條治理有效助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遼中區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