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培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隊伍,我省今年將遴選并培育702名鄉村產業振興“頭雁”,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這是7月8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的。
據介紹,今年是我省實施“頭雁”項目五年行動的第四年,前三年已累計完成培育1900人。在學員的遴選上,我省明確要聚焦農產品生產加工業、鄉村特色產業、幫扶產業,以及休閑農業、鄉村民宿、農產品電商等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加強帶頭人培育。同時,對于選派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全面振興服務項目的“三支一扶”人員,以及鄉村文旅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等符合條件的,也可納入培育范圍。
“頭雁”培育時限為一年,主要采取累計一個月集中授課、一學期線上學習、一系列考察互訪、一名導師幫扶指導的“四個一”培育模式,開展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培育期內,要組織“頭雁”到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推薦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進行體驗式學習;至少組織一次學員互訪活動,確保“頭雁”都至少參與一次互訪交流。
作為我省第三批培育的鄉村產業振興“頭雁”之一,丹東東港市前陽鎮新安村黨委副書記馮戈表示,通過系統專業的學習,尤其是和其他地方學員廣泛交流,可以學習借鑒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方法,甚至在產品銷售方面做到信息互通,讓他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對自己的鴨稻共養項目更有信心了,我一定會經營好運作好,帶動更多村民致富。”馮戈說。
編輯:莊濱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