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興省之本強省之源 江西教育亮出新“家底”

          2018-12-13 15:42:00來源:央廣網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系列

            央廣網南昌12月13日消息(記者李竟成 見習記者于子敬)九江白鹿洞書院傳承了千年的中華文脈,是地道的“海內第一書院”,讓江西自古便有“立德樹人”“興教為本”的大美風尚。

            江西是中部欠發達省份,曾今,教育與經濟發展一樣,基礎差、底子薄、起點低,令人擔憂。改革開放四十年,是江西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四十年。四十年來,江西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始終將教育作為興省之本、強省之源,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逐漸成了高頻詞,百姓都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

            如今,高速互聯網接入了贛北山區小學,全國“奧賽”敲開了希望之門,縣級中學辦起了國際班……江西教育四十年發展形成的尊師重教氛圍,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幾代贛鄱人的教育夢。物華天寶風景獨秀的江西,讓教育生態與自然生態相映生輝。

            石人小學:從“土臺子”到空中課堂

          石人鄉中心小學教學樓(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石人鄉小學坐落于上饒縣靈山南麓,輻射周圍十余村落,2558名學生在此讀書求學。改革開放前,因為貧窮落后,辦學條件艱苦,大部分村民忽視教育,少數適齡兒童,只能坐在木凳石臺上讀書。教師上課全憑一本教材,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無法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近幾年,學校辦學條件直線上升,“土”學校里處處都是“洋”玩意,軟、硬件配套設施齊發展,讓鄉鎮小學翻天覆地變了樣。

          石人鄉小學與上饒市重點小學同步上音樂課(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2016年,國家信息中心與騰訊公司赤玖教學平臺在石人鄉小學播下了智慧校園的第一粒種子。在石人鄉小學,每個孩子人手一臺電子書包,智慧校園走進了課堂,讓學校看到了農村教育的希望。這個叫“學習派”的平板端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空中校園”里饒有趣味的互動模板、海量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生動實用的學科工具,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對于有80%留守學生的石人鄉小學,“空中校園”成了課后家長的遠程管家。依托平臺,教師能與家長即時溝通,家長可以隨時打開手機APP,遠程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

            四年級的劉夢莉性格靦腆內向,學習派上的“隨機抽取”、“搶答”、“投票”小元件,讓她敢于表達,老師貼心的“點贊”鼓勵,即時反饋到她的學習派中,提升了自信心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成績。

            這個空中課堂系統,每三周就會有一個迭代版本,時時都有教學資源更新。透過智慧校園平臺,大山深處的小學校與北上廣大城市的重點小學共享相同的教育課程,石人鄉小學對接上了北京海淀區名校優質的教育資源,雙師教學讓學生同時擁有了多個頂尖師傅。在2017-2018學年度上饒縣中小學教學綜合評比中,石人鄉小學教學質量上升15位,從末尾跨入全縣中上水平。

            兩年來,石人鄉小學搶先機抓機會,搭上了互聯網智慧校園的快車,成為第二屆中國“互聯網+教育”峰會分會場,獲得全國農村學校唯一一所“騰訊智慧校園全國示范校”的殊榮,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認可。

          石人鄉學生使用平板端學習數學(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智慧校園的大數據,可伴隨學生終生,精準展現、分析并預測孩子的發展方向與成長軌跡,能很清楚地了解孩子的發展潛力,為今后的職業規劃指明方向。石人鄉利用多媒體創造了出豐富的教書育人新模式,讓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結果的機會。

            臨川一中:打響才子沃土的教育品牌

            臨川一中創建于1955年,初名“臨川縣初級中學”。開辦之初,學校沒有獨立校舍,只能租借民房分散辦學,而后幾經變遷,如今已發展成為一校兩區的江南名校。

            臨川一中老校長盧國興回憶道:“改革開放初年,剛剛恢復高考,全校的師生都十分振奮,上下憋著一股子勁,一門心思為高考,老師苦教、家長苦育、學生苦讀、領導苦抓。我們有一個愿景,就是不求人人升學,但愿個個成才。”正是這“四苦”精神,成就了臨川一中樸實、求新的傳統,也正是那時,臨川一中成為了江西省內的知名重點中學。

          臨川一中國際部教學樓(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高三語文教師肖麗霞回想起當時在母校上學的情景,感慨頗深:“1981年,學校剛剛建成第一棟教學樓。當年的講義需要教師自己刻鋼板,現在輕松多了,全都是多媒體電腦教學。”改革開放四十年,教師的觀念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高考那年,老師激勵肖麗霞:“你們要努力學習,高考決定了你們‘穿草鞋’還是‘穿皮鞋’,鯉魚跳“農”門,考試是擺脫貧困的唯一辦法。”現在,每一名教育者都懂得,任何學科都關乎學生的能力鍛煉、素質培養和終身發展,不再唯考試論,不再短視。

            臨川一中正是有了廣博的胸襟和開放的視野,為學生的多元化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堅持高考、國際班、美術班“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戰略。學校每年開展各類素質拓展活動300場次,參與學生人數達4000余人次。學校相繼組建了江西省內最早的中學學生社團組織,詩雨文學社、攝影社,籃球社、羽毛球、心理社、創新社、魔方社等如雨后春筍,每周參與社團活動的學生超千人。臨川一中摔跤隊在第十五屆江西省運會上,一舉拿回了三分之二的獎牌。

          臨川一中采茶戲社排練(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國際部高二學生戴子玉畢業后的目標是去美國讀大學,“之所以來國際班,是想要了解國外的生活。當我真正接觸了國際班的課程,AI演講比賽、街舞課、體育鍛煉都讓我收益頗豐。”臨川一中為了開拓師生的國際化視野,鋪設出國留學的綠色通道,專門成立了國際部,已畢業的三屆國際班學生100%被優質高校錄取。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來自世界頂尖大學學生的學習經驗,開闊了眼界,提升了素質。

          高二年級國際班正在上數學課(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恢復高考以來,臨川一中已向高等院校輸送優秀學生6.2萬余人,共有475人錄取清華、北大。美國《世界日報》曾以“偏僻小鎮打造高考神話”贊譽學校,“崇文重教”的精神深深根植在了才子之鄉的熱土。臨川一中創造的一個個教育數字的背后,是江西教育大提速的聲聲號角。

            余江一中:特色施教讓學生個個出彩

          余江一中歷史沿革林(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肇始于1957年的鷹潭余江一中,最初叫鄧埠初級中學。當時全校只有一個班,兩名教師帶領50名學生,一棟400平方米的小平房,既是教室又是宿舍,校園雜草叢生,亂石遍地,教學設備一無所有。

            胡祖榮1979年就讀于余江一中,如今在母校任教,作為學校發展的親歷者,他回憶道:“上學時女生住宿舍,男生住大禮堂。陰雨天,大禮堂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雖然條件艱苦,但老師教書有激情,學生學習有勁頭。”2006年,余江一中啟用新校區,兩棟大學公寓式宿舍拔地而起。從1個班到74個班,從50名學生到5000多名學生,從2名老師到280多位老師,從煤渣跑道到嶄新體育館,從1981年第一個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劉云峰開始,到如今,余江一中先后培養出75個清華、北大和港科大學生,改革開放讓余江一中發展壯大。

          余江一中讀書閱覽室(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幾十年來,學校特色教育幫助學生實現了夢想。學科競賽是余江一中的一張“王牌”,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是學校的一面旗幟。學校堅持高考、競賽兩條腿走,尖子生、普通生兩手抓,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與意愿開展了社團和課外興趣小組。校長鄭天榮介紹,學校對學有余力且對特定學科感興趣的學生,配備了專業教練,引導他們將興趣愛好轉為競賽能力。本因興趣而來“打醬油”的學生,到越鉆越深年年摘金奪銀。近五年來,余江一中共獲全國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六金十七銀,先后20人通過學科競賽錄取北大清華。

            “80后”化學老師齊樹文已在余江一中任教14年,為了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奧賽,齊老師通宵達旦重溫本科甚至是碩士教材,頸椎、腰椎都出了問題,上下樓要人攙扶,他說,“孩子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自己付出這點不算什么。”

          生物興趣小組開展蚯蚓解剖實驗(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要想生活好,教育少不了”,這是近幾年來不少鷹潭人的共識。鷹潭百姓家里條件變好了,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如今,在余江一中的實驗室里學生可以進行轉基因實驗,縣級中學擁有了全省最先進的生化實驗設備。

            衡量人才的標準從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從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到條條大路通羅馬。改革開放四十年,教育的每一次發展,都折射出江西教育四十年的壯闊波瀾,是江西乘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春風飛速發展的縮影。江西教育事業的發展,讓上學成為幸福的事,讓教育成為美麗的事,讓未來成為觸手可及的事。

          編輯: 王一凡
          關鍵詞: 教育;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

          興省之本強省之源 江西教育亮出新“家底”

          江西是中部欠發達省份,曾今,教育與經濟發展一樣,基礎差、底子薄、起點低,令人擔憂。改革開放四十年,是江西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四十年。四十年來,江西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始終將教育作為興省之本、強省之源,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逐漸成了高頻詞,百姓都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