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 馮方)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6月保險業經營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以下簡稱“保費收入”)37350億元,同比增長5.31%。其中,人身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27705億元,同比增長5.38%;財產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9645億元,同比增長5.11%。

最近幾年,低利率環境、會計準則新舊切換等因素給保險業帶來一定挑戰。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單邊降息結束,預計今年年內市場利率將處于低利率橫向波動狀態,上市保險公司會計上已經消化了利率下行影響,凈資產有望步入筑底回升周期,并通過擴表攤低負債成本、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盈利能力穩定性。

從上半年整體情況來看,保險業保費收入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分析單月情況可發現,6月份保險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速接近13%,主要來源于人身險的增長。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數據,6月單月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量為771億元。其中,財產險貢獻增量68億元,人身險貢獻增量704億元。6月份,人身險公司取得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33%,具體而言,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大增21.05%,意外險、健康險保費收入則同比下降。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在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調、市場利率下行的環境下,保險產品的長期、穩健收益優勢凸顯,疊加7月預定利率下調預期在6月提前催化“搶停售”情緒,推動6月單月保費繼續高增。從渠道來看,頭部險企推進代理人“質態升級”,高產能代理人占比提升,推動高價值儲蓄型產品新單增長;“報行合一”實施后銀保渠道資源進一步向期繳、中長期儲蓄型產品傾斜,有望推動銀保渠道規模和價值占比持續提升。

該研報認為,健康險保費收入短期波動主要是由于“三醫改革”控費背景下,高價藥械使用減少,導致健康險的賠付空間短期有所波動,部分消費者感知保障價值有所減弱。當前健康險產品轉型仍在過程中,傳統醫療險面臨轉型調整,中高端醫療險尚在培育。整體來看,人身險板塊已轉向價值成長,壽險持續修復帶來業績彈性,健康險有望伴隨中高端醫療險的開發迎來結構升級,保費和新業務價值有望持續回暖,從而為全年負債端價值釋放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也將對保費收入產生長遠影響。華西證券研報認為,短期來看,考慮到此前市場針對“普通型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將進一步下調”已有充分預期,人身險預定利率下調后與對應期限的定期存款、國債收益率差異縮小,近幾年“炒停售”行為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預計本次“炒停售”對銷售的刺激作用或將減弱。中長期來看,分紅險預定利率下調幅度相對更小,疊加浮動收益,分紅險產品市場競爭優勢相對提升,有助于推動險企進一步向分紅險轉型,進而提升險企的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水平。

財產險方面,主力險種車險整體保持平穩增長,增速也有所回升。上半年,財產險公司實現車險保費收入4505億元,同比增長4.50%;6月單月,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95%,增速比上半年整體高0.45個百分點。此外,上半年財產險公司的健康險、意外險保費收入增長明顯,同比增速分別為9.08%和12.36%。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車險保費收入二季度較一季度、6月較5月均有所提升。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6月汽車產銷雙增,分別同比增長11%、14%,新能源車產銷則分別同比增長26%、27%,新能源車新車銷量已占汽車整體的46%。由于新能源車單均保費較傳統燃油車更高,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車險保費增長動力將得到增強。

編輯:冀文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