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10月12日消息(記者蔣勇)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央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昨天(11日)在貴州省錦屏縣召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多家金融機構介紹金融扶貧領域的相關成果。
貴州省錦屏縣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是我國西南地區典型的國家級貧困縣。到2017年末,錦屏縣已累計脫貧3萬9000余人,目前尚未脫貧的人數還有3萬8000余人,貧困發生率超19%,脫貧任務艱巨。中央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在錦屏縣召開,展現了中央金融單位對脫貧攻堅任務的重視。
十八大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23家金融單位參與定點扶貧,對口幫扶66個國家級貧困縣,累計脫貧86.6萬戶312萬人,為加快定點幫扶區縣脫貧攻堅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醫療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各家金融單位各有千秋。例如,針對深度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案例多發的現象,銀保監會著力構建保險扶貧新機制,精準實施健康保險特惠政策,大大降低貧困人口的就醫成本。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通過保險保障的方式降低貧困人口大額醫療費用的自付比例,是幫助因病致貧群體脫貧的有效方式。同時引入商業補充保險,實現與基本醫療報銷和大病救助的精準對接,賠付門檻零元起賠。并將部分自費藥納入賠付范圍,貧困人口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最高已達到95%。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則充分踐行“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理念,致力于教育扶貧。針對貧困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辦學條件相對落后,學校數量、教學設備難以達到國家基本要求的情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加大對定點幫扶地區的貸款力度,支持教學樓、圖書館等教育設施建設,有效緩解當地教育資源緊張的問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鮑建安表示,教育扶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將著力加大對貧困群眾的教育幫扶,累計投放貸款3.2億元,支持定點縣新建和改建中小學、職業學校71個,惠及9.26萬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
針對產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缺少啟動資金、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中國工商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幫窮不幫懶”原則,通過為貧困戶授信,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我要發展”的內生動力。工商銀行創新開發了“致富創業貸”產品,只要無不良信用記錄、有營業執照,經過村“兩委”和鄉政府推薦,貧困戶即可通過無抵押、無擔保的低門檻向工商銀行申請貸款,貸款額度最高可達20萬元。
在資金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23家金融單位直接投入資金13.47億元,投入貸款、基金、風險保障金等行業扶貧資金330.96億元,幫助引進扶貧龍頭企業114家,投資25.31億元。
下一步金融單位如何開展好定點扶貧工作,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應充分發揮金融脫貧的特點,把更多金融資源投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把定點幫扶“責任田”打造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扶貧“示范田”,讓定點幫扶的“責任田”在脫貧攻堅中體現金融的特點,打上金融的烙印,彰顯金融的價值。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為貧困地區群眾打造美好家園,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