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 實習記者顧曉曉)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今天(19日)繼續舉行。根據中國科協數據,截止到2018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眾比例達8.47%,正接近2020年底達到10%的目標。雖然我國公眾整體科學素質提升很快,但全球排名仍然不高。
媒體若出現偽知識 更容易誤導公眾
公眾提升科學素質主要靠科普。在中國科協的努力下,我國基層科普工作有聲有色,公眾科學素質的城鄉差距、人群差距也都在縮小。但與此同時,科普工作也面臨一些難點和痛點。從記者的隨機采訪來看,公眾獲取科普知識的渠道相對比較集中。
記者:您平時一般怎么獲取科普知識?
市民甲:聽講課、電視、報紙、書籍,各方面都可以獲取。
市民乙:一般比如從電視、新聞、手機獲取。
媒體是公眾獲取科普知識最常見的渠道之一,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大光指出,如果媒體出現了偽科學知識,反而更容易誤導公眾。“媒體當中會夾雜著很多真正的科學知識和偽科學知識,比如‘占星術’現在也已經有了,見面就要問你是什么星座,看能不能交朋友。如果星座不合就‘再見’了。”
科學家應該承擔更多科普責任
從科普人員來看,目前我國有20多萬專職科普人員,180多萬兼職科普人員,加在一起超過200萬人,看起來隊伍龐大。但實際上,專職科普人員往往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上消耗大量精力,無法全身心投入科普工作,而兼職科普人員又缺乏豐富扎實的科學知識。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何薇建議,應該由科學家承擔更多科普責任。
她指出,我國有9100萬專業的科技人員,如果在他們本領域的研究當中、在他們所做的社會活動當中都有科普這一項,那么我國公眾能夠享受到的科普帶來的東西就非常多。
在科普資金方面,從科技部公布的數據看,近年來我國科普經費持續穩定增長。不過李大光說,真正申請科普經費時,能拿到錢的研究項目往往種類很單一,都是“報喜不報憂”的項目,導致公眾不能獲得全面、客觀的科普研究成果。
據李大光調查,在很多城市甚至邊遠地區,大部分地方都在討論當地科學技術取得的重大成果、它對經濟的帶動作用。至于當地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工程導致的水電問題、環境保護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就不討論了。
科普服務項目不接地氣影響實際科普效果
在科普活動方面,目前最主要的形式是科普日、科普展、科普大篷車等活動。而河北正定科技館館長秦瑞強認為,有的科普活動片面強調形式,沒有為受眾充分考慮,影響實際效果發揮。有的科普服務項目不接地氣,不是觀眾需要什么就去研究什么,都比較高端,離觀眾比較遠。比如流動科技館一套設備200多萬元,到了各地市以后,或者沒有場地,或者放到學校。本校師生看起來方便,但其他學校的學生參觀就有很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