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創新示范區 破解制約可持續發展瓶頸問題
2016-12-23 10:24: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丁玲娜)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我國正在建設創新示范區,破解制約可持續發展瓶頸問題。這是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行的發布會重點聚焦的內容。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在會上說,“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建設10個創新示范區,推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三者相協調。這些示范區對內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對外將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
創新示范區要示范什么?
在發布會現場,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分享了他去浙江北部安吉縣的調研經歷,那里是科技部建設的189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之一。全縣只有40多萬人口,但去年旅游收入卻達到173億元,毛竹作為當地特產,更是發揮出很大的經濟效益。安吉毛竹幾乎被“吃干榨盡”,不僅制作的竹椅出口世界各地,毛竹中提取的竹液還被加工研制成保健品、化妝品和飲料。在安吉,好茶葉可以賣到四五千塊錢一斤,排隊還買不到,跟其他地方兩三百塊都賣不掉的茶葉相比,附加值非常高。
徐南平說:“這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它使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實際上科技在里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具有典型的經驗。”
類似安吉這樣的創新示范區將會更多。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建成10個左右示范區。一方面,這是我國扎實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務實舉措;另一方面,也是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到我國的“十三五”規劃中,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線,破解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
徐南平說:“這個示范區對內為其他地區提供示范帶動效應,對外為其他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
如何用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這些示范區特別強調問題導向。
徐南平:“比如農業發展,耕地三分之二是中低產田,西部很多地方發展面臨著缺水問題,有些地方發展面臨著地方病流行、土壤污染問題等制約可持續發展瓶頸問題。這次建立示范區,首先要找到制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找準問題后怎么解決,就是靠科技創新驅動。比如秸稈焚燒問題,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每年有八億多噸秸稈,用好了是第二糧倉,用不好就是廢棄物,對環境造成影響。秸稈問題怎么解決?根本出路要靠創新。”
回望過去30多年的發展,徐南平說,過去科技與經濟結合提的多,而科技與社會建設相結合是短板。建設創新示范區,也是推進科技與社會發展融合的重要舉措。
徐南平:“所以示范區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三者相協調。我們的著力點,重點是推動社會事業的發展,實際上就是教育、民生、健康等問題。”
央廣短評:創新驅動經濟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將形成更大增長動力。
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是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強勁的經濟增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而兼顧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可持續發展,又為經濟注入新的動力,開辟更大空間。比如,老百姓關注的醫療衛生健康領域,據估算,未來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經濟增長來自衛生與健康領域。再比如環境保護,不久前印發的《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目標,“十三五”綠色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遠高于GDP的增長目標,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正像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說的,我們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關口,推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是聯系在一起的。這是更高層次、更有質量的增長。
編輯:李岸
關鍵詞:創新;示范區;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獲悉,落地高新區的天馬微電子第6代LTPS產線(低溫單晶硅技術)已實現量產。加快科技創新的廈門市,在打造平板顯示千億產業鏈上,有望再上新臺階。
2016-12-15 10:14:00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2016-12-15 09:22:00
習近平總書記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實現兩個“百年”的征程中,越是接近目標的時刻,越需要更長遠的關切,越需要更決絕的選擇。
2016-12-14 09:2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