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本畤姳澈笥麪顩r不容樂觀
2016-11-05 08:54: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5日消息(記者高敏)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1-9月份,除了并購額的高速增長,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遇阻的案例時有發生。繼中國化工收購瑞士農企先正達遇阻之后,最近,福建宏芯收購德國愛思強也遭遇審查危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近日回應:我們尊重各國在其法律框架下開展安全審查,同時也希望在安全審查中提高透明度,明確判斷標準,給予各方投資者平等待遇。
沈丹陽:“中資企業投資為當地創造了上萬個就業崗位和大量的稅收,也為德國企業拓展海外業務帶來了資金和市場渠道。中國對德投資雖然增長較快,但總量依然不大,德國一些政府官員和民眾擔憂,中國企業赴德國投資并購會把德國的技術和工作崗位轉移走,是不必要的。很多中國企業在德成功并購案例都證明了這一點。”
并購領域更高端、規模大,阻力變多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開始更關注高端領域的并購,而越是高端領域的并購項目,阻力越多。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分析:“過去,我們更多的是在低端的領域,更多地是看對方的市場、原材料、勞動力成本。隨著我們的相關產業發展,產能合作也逐漸向高端領域(轉移),走出去的出發點跟以前比有了很大的調整。未來,對高端要素的取得,就明顯要占領更重要的位置,實際上越是敏感!
除了并購內容的變化,海外并購頻頻遇阻,一定程度上也和并購數量、規模的快速增長有關。過去規模不大時,這個問題相對并不突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今年前9個月,中企共實施海外并購項目521個,實際交易金額674.4億美元,超過2015年全年的并購金額。
沈丹陽:“從涉及國家、地區看, 美國以162.4億美元,居中國企業實際并購交易金額國家、地區之首,其次是開曼群島、中國香港。從分布行業看,涉及制造領域的并購項目有133個, 金額為161億美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81個,金額有154.8億美元。”
中資出海熱情高,不能單看眼下直接利益
井噴式增長背后,顯示出中企并購的熱情高漲。不過,根據之前國資委研究中心和商務部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報告2015》,中國海外并購企業盈利可觀的占比只有13%,持平和暫時虧損的合計占比達到48%。白明分析,前些年,我們的企業海外并購除了企業的自主行為之外,還有一些政府導向性,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的民營企業也存在跟風。
白明:“民營企業經營比較靈活,但是它也有盲目性,跟風的,看人家賺錢,它也走出去,實際上這個項目對別人合適,未必對它合適。”
白明認為,中企海外并購不能簡單的只看眼下的直接利潤,還要看對于國家的外溢性,同時,尋求更好的經營。
白明:“遇到問題怎么辦?盡可能地改進。我們海外并購的決策是不是合理?當地的管理、投資環境,是否能夠適應?包括當地的法律法規,包括履行社會責任,在這些方面,我們到底做的怎么樣?提升我們在海外市場的適應力。 國家也應該從政策上予以引導、予以鼓勵、予以保障,政府部門特別要發揮經濟外交的作用。這樣,才能夠使國家宏觀的、外部的這種利益,跟企業這種微觀的利益結合起來,我們的對外投資才能夠可持續!
德國“經濟五賢人”呼吁對中資開放
事實上,從當下經濟全球化的視角來看,不論是中國到國外投資,還是吸引外資進入中國,都有益于各方經濟發展。不過,在我國張開懷抱積極吸納外資的同時,中資出海卻并非一帆風順。除卻自身因素外,中資在國際市場上能走得多遠,還要取決于資本輸入國對待中資的視角和開放程度。以近期發生在德國的中資收購案遭遇審查危機來看,便是如此。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德國遏制中國投資的企圖受到了頂尖經濟學家的批評。德國政府經濟政策的高參“五賢人”在一份評估報告中批評了德國政府的經濟政策。這個所謂的“經濟五賢人”專家小組,正式頭銜是“評估總體經濟形勢的專家委員會”。這份由他們提交給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報告建議,“應對中國投資商進入德國保持開放態度”。報告還特別指出,如果禁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和半導體制造商愛思強,將不符合歐盟法律。
其實,從數據上來看,也并不支持德國政府遏制中資企業投資的經濟政策。目前,中國對德投資存量占德國吸引外資總量的極小部分,僅為0.3%,僅相當于德國對華投資的十分之一。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國對德投資剛處于起步階段就遭遇限制,這顯然不利于兩國經貿和投資合作的健康發展!薄跋噍^于美國及歐洲在德投資并購,中國無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上并不突出。讓我們困惑的是,德國為何對美歐對德投資并購不持任何質疑或憂慮,對中企卻要強化審查,并試圖從歐盟層面加以限制!
德國經濟“五賢人”中的大部分還認為,擔心中國投資商只將目光盯在高科技產業上,未免有些過分。一方面,德國有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措施,另一方面,技術轉讓為德國企業帶來新的商業契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國企業感興趣并成為商業伙伴。
北德電視臺評論說,德中經貿關系近年來持續擴大,中國是德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尤其是德國的汽車制造和機械等行業,依賴中國市場。德國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德國。兩國應該消除合作障礙,這對兩國經濟發展都有利。
編輯:李岸
關鍵詞: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盈利
10月25日,第五屆中國企業潤滑管理高峰論壇在廣州國際采購中心開幕,本屆論壇圍繞工業企業設備潤滑管理智能化、機械密封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潤滑企業管理模式革新與利潤提升、油液污染控制及漆膜清除技術應用等主題進行研討。
2016-10-26 23:48:00
由中車長客制造的埃塞俄比亞ERC30輛電氣化鐵路客車,今天開始服役埃塞俄比亞鐵路。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海外采用全套中國標準建造的第一條現代化鐵路。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到吉布提共和國首都吉布提市的亞吉鐵路通車慶典,今天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拉布車站舉行。
2016-10-06 08:15:00
隨著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一些評論認為,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是“人傻錢多”,沒有什么投資邏輯。真的是這樣嗎?
2016-09-12 18:1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