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下調明顯 預計全年降幅較大
2015-12-02 18:10:00 來源:央廣網
【導讀】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下調明顯,預計全年降幅較大。《央廣財經評論》本時段關注:抓住新契機,挖掘外貿發展新動力。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全球經濟形勢差強人意,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的乏力也給我們的進出口貿易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
根據最新發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經濟形勢綜述及我國進出口貿易形勢分析報告》,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大幅度下滑。對美國貿易小幅增長,對歐盟、日本、東盟貿易整體下降,對香港降幅收窄,對金磚國家繼續分化;一般貿易進口持續低迷,出口保持增長,加工貿易進出口雙雙下滑;機電和高新進出口小幅下降,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下降,“兩高一資”商品出口增速放緩,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涉及民生的糧農產品進口量增價跌。
報告進一步預計,今年全年,進出口貿易負增長形勢難以扭轉,預計全年降幅7.2%。
數據雖然不令人滿意,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契機卻已經到來。比如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的大戰略已經推動一批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給進出口貿易的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就在最近這幾天,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人民幣也正式進入SDR的貨幣籃子,這必將給我們的外貿發展增添動力。
在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看來,前三季度外貿數據不佳,外部因素惡化以及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都是重要的原因。
屠新泉:近幾年我國外貿形勢一直不是很樂觀,下滑從2013年就開始了,原因也非常的復雜,除了外部環境不好以外,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結構轉型階段也是非常有關系的。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要素成本的提高,使得我們在發展加工貿易上的優勢迅速下滑。今年大宗貿易的進出口是負增長,現在這種兩頭在外的大進大出的貿易方式已經到了一個頂點,開始顯著的往下走,對我們貿易總量有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這幾年世界貿易也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減速。另外從一般貿易來看,這種結構轉型具有它有利的一面,一般貿易和國內經濟的相關性的確比加工貿易更強,現在一般貿易的比例在提高,但是我們企業的轉型升級速度相對比較慢,所以一般貿易比例在上升,但是這種增長不足以彌補加工貿易的萎縮。在結構轉型的過程中,確實會經歷這樣的陣痛。另外,整個宏觀經濟的產業結構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制造業,經濟資源也往服務業轉移,這對貨物貿易來說都是負面的因素。這種結構轉型從長期來說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對貿易來說會經過一段時間陣痛期,同時由于外部因素的惡化,多方因素交叉,使得我們對外貿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趨勢。
關于這個話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作出了評論。
經濟之聲:我們看到,前三季度外貿數據不太令人滿意,而且根據最新發布的報告,全年的外貿數據可能還會出現明顯降幅。數據雖然不好,但是我們也不能光看數據。從外貿的結構和質量來看,我們的外貿是否還具有較長的競爭力?
張建平:當前外貿的下滑跟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外需不振有關系,也和中國經濟新常態下進口需求下滑也有關系。在這個不好的數據后面,中國貨物貿易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在繼續擴大,今年已經朝著13%的方向邁進。另外,中國今年仍然保持了比較高水平的貿易順差狀態,這種狀況是許多新興經濟體很羨慕的,因為很多新興經濟體都很難做到貿易順差,發達國家就更不要說了。第三個方面就是中國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比重在迅速上升,份額在迅速擴大。第四個方面是我們自主品牌產品所開展的一般貿易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在上升。這些上升的勢頭顯示出中國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競爭力在不斷提升。從地方的情況來看,比如浙江的出口增長速度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還有四個自貿區的出口增長也是正增長,而且比全國水平明顯要高出一截,這就說明了我們通過轉變政府職能,通過改革現有的貿易體制機制,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經濟之聲:在新常態下,我們的外貿發展也應該有新思路。從我們目前的條件出發,未來外貿發展的方向可以如何調整?
張建平: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我們已經強調了很多年,就是要從過去注重數量轉到更加注重質量,從過去更加注重加工轉向更加注重品牌,尤其是將來中國要在全球長久立足,我們必須向更高技術水平、更高品質、更加低碳環保的方向發展。當然進口和出口也要并重,尤其要加大進口來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中國在進口方面還有很多領域要改革,比如說比較高水平的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還包括國內的物流體系、金融支持制造業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當這些因素逐漸改變,國內的需求能夠帶動更多的進口,也會促進整個中國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濟之聲:這種外貿增速,是不是接下來也可能會進入一個新常態?
張建平:現在中國外貿的盤子已經非常大了,進出口加起來有4萬多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未來我們不能再強求外貿每年都有高速的增長。相反在這種情況之下,外貿新常態應該更加注重貿易結構的調整和貿易質量的提升。
經濟之聲:實際上,我們看到最近這幾天發生的幾件大事已經給我們下一步的外貿發展提供了相當好的契機。一方面是中韓自貿協定的正式生效,另外一方面是人民幣進入了SDR的貨幣籃子。這兩件大事將給下一步的外貿發展提供什么樣的動力?
張建平:韓國是中國簽的第一個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自貿伙伴,除此之外中澳自貿區明年也會實施,這兩個事件可以說是今年的一個突破。SDR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它使得全球市場對人民幣的未來更有信心,在國際貿易和投資當中更愿意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我們的中韓和中澳兩大自貿區加上未來要推進的中日韓自貿區,再加上國內的自貿區網絡,兩套網絡疊加起來,將不斷提升貿易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會給中國外貿和投資的增長帶來新的動力。
編輯:李岸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外貿;自貿區
10月份我國的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外貿依然承壓。昨天,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6萬億元,下降9%。其中出口總額1.23萬億元,較上月下降5.7%,這是外貿出口總額7個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降。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9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8.1%。
2015-11-09 10:06:00
2015-11-08 11:34:00
目前外貿形勢基本上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趨勢,增速下滑甚至是規模持續縮減是主要特征,在出口這方面,雖然相對于9月份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是從年度范圍內來看,出口額度年度同比下滑的趨勢依然是比較顯著的。在進口方面總額量年度下滑的特征依然明顯,幅度更加大,由于進出口下滑幅度不一致,進口下滑的更多,總體而言還是保持一定貿易順差,順差基本上在各個月份都比較平衡,甚至是比部分過去兩三年還要高。
2015-10-13 15:3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