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12日企被罰12億:壟斷隱秘 繼續下去后果可怕
2014-08-21 11:0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導讀】國家發改委開出史上最大反壟斷罰單,日立、精工、三菱電機等12家汽車零部件廠商被處12億元罰款。《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十年壟斷一朝破,市場秩序得公平。
央廣網財經8月2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說到壟斷,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幾桶油以及汽車、計算機這些“大塊頭”。而在昨天,發改委對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日本精工等12家企業共計處以罰金12.35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歷史上金額最高的“天價”罰單,揭開了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價格壟斷黑幕,也打破日系零部件供應體系十年以來結成的壟斷聯盟。
把所有的汽車零部件買回家,價格比整車要高幾倍甚至十幾倍。日本汽車企業零部件通過“抱團”方式,在投標過程中,往往通過多家企業串通,以一家企業報低價,其他企業報高價的方式輪流中標。截至去年底, 這些與中國市場相關的訂單仍在供貨。這么看起來,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為什么國內市場賣的汽車要比國外貴出那么多。
現在,涉案企業都已經提出了整改措施,承諾整改銷售政策和銷售行為,并采取實際行動,消除過去違法行為的后果。無疑,這些整改措施落到實處,將惠及消費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反壟斷措施,我們在打造成熟市場、建設法治國家方面又更進了一步。正所謂:十年壟斷一朝破,市場秩序得公平。
數據顯示,中國對日系汽車零部件依存度很高,去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從日本進口額為95億美元,占進口總額27%。其中核心零部件——變速箱、離合器進口占比達到45%,制動器進口占比達33%。《品質汽車》主編張炤虎注意到,汽車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密切,日本公司通過調高零部件價格,使得價格遠遠高于國際水平,在整個汽車生產過程中獲得遠高于正常水平的巨大利潤。
張炤虎:因為汽車是一個上下游產業鏈非常長的產業,汽車有一萬到兩萬多個零部件。在這些零部件里通過上游的產業壟斷,實際上是很隱秘的,大家只關注這個整車為什么國外賣那么便宜,是吧?在國內賣得這么貴。但是很少有人去關注零部件的問題。現在這些問題開始日益浮出水面,包括零整比,就是零部件和整車的比例為什么在中國這么高?也是因為我們的零部件產業不足,長期被別人忽視,然后讓零部件零整比達到這么高,讓售后服務,讓零部件的維修能夠對消費者的權益產生這么大的損害,造成這么大損失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這恰恰說明了汽車的這種壟斷,特別是在零部件的壟斷是非常隱蔽的,如果不是這次的反壟斷行為,很可能這個行為還要再延續,所以的確是很可怕。
日本汽車零部件產業很發達,在全球市場甚至把控了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張炤虎說,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具有技術優勢,為他們的壟斷行為提供了條件。
張炤虎:日本的零部件工業是很發達的,之前曾經有報道說中國的零部件大概有將近1/3都是由日資企業來控制。實際上,在全球范圍來也大概是1/3這樣一個比例。2011年的時候當時日本東部發生地震,福島這個地區,基本上就是日本汽車零部件,特別是微電子芯片最集中的地方。它當時地震停產之后很多的,包括德國一些企業,車企都停產了,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就是日本在電子芯片,特別是汽車微電子這方面的確是擁有一定壟斷地位的。而這種壟斷地位拿到中國來,它的優勢就更明顯了。因為我們知道中國的零部件企業這么多年一直是亦步亦趨的跟著整車企業在走。也就是說,整車企業有什么需求我們才去開發什么,但是日本的零部件工業不是這樣的,它是提前來研發一些技術,來去提供給整車企業,所以它在技術上的確有優勢。
日本的零部件供應商要操縱價格,不僅僅靠技術上的優勢,張炤虎分析,日本企業對競爭對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這樣才能造就一個價格封閉的王國。
張炤虎:他就利用這種優勢,加上中國零部件產業長期得不到重視的這樣一種現狀,就制造了一種技術壟斷,然后再利用這種技術壟斷再去形成一種價格壟斷。在十年前,我曾經看到日本的自動車協會,搞過一個中國零部件產業調查的白皮書,那個秘密報告里邊有很多產業的內容看了之后是令人非常吃驚的。它對中國零部件企業,甚至每一家企業有多少員工,這些員工的基本工資是多少,它生產哪些產品,質量相當于什么水準?都有非常詳盡的調查。可以說這十幾年來日本的零部件企業對于中國合資企業的這種零部件壟斷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這里邊既有它的作為,也有我們的不作為,應該說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這次只是發改委主導的本輪汽車反壟斷調查的第一張罰單。在我國汽車市場,還存在車企主導的一種壟斷模式。這些在市場上占有支配地位的車企,往往會建立起自己控制的配件、物流系統,不少汽車配件企業無法自由營銷。發改委反壟斷局二處處長徐新宇表示,這種縱向壟斷將是下一階段反壟斷的重點。
編輯:賈國強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熱門圖片
央廣網官方微信
央廣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