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謝丹1月25日在“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做好《關于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決定》的組織落實工作,為市場主體提供統一、高效、便捷的登記服務,引導金融機構提升動產融資效能,便利小微企業融資,確保改革取得實效。此外,央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長田地表示,個人征信業務需要持牌經營,并納入征信監管。打著大數據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號,未經人民銀行批準擅自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行為,均屬于違法行為。

  促進中小微動產擔保融資發展

  《關于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決定》日前印發,決定自今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

  謝丹表示,《決定》實施后,全國市場主體可以享受到統一登記的便利。當事人可7×24小時在線自主辦理登記、查詢,登記流程簡化,查詢效率提高,成本顯著降低,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征信中心已經正式對外提供統一登記服務。

  田地表示,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有效解決了附著在統一動產或權利上的擔保交易信息分散、不透明、易產生權利沖突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助于優化我國的營商環境;二是有助于促進中小微企業動產擔保融資發展。

  自主登記顯著提高效率

  《決定》提出,將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以及應收賬款質押等七大類動產和權利擔保納入統一登記范圍,由當事人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自主辦理登記。當事人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責,登記機構不對登記內容進行實質審查。

  對此,謝丹表示,與實質審查相比,自主登記能夠顯著提高登記效率,也符合現代登記服務理念和國際上最佳實踐經驗。

  從國際上看,目前已經有71個經濟體建立了基于互聯網的動產擔保統一登記系統,登記機構不做實質審查也成為通行做法。

  對于在自主登記模式下如何保障交易真實性,謝丹表示,一方面是辦理登記的擔保權人有動力和意愿全面準確地填寫登記信息,另一方面是如果出現錯誤或虛假登記,登記系統會提供充分的救濟渠道。

  央行征信中心主任張子紅強調,從動產擔保的登記實踐看,辦理登記的擔保權人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一般都會全面、準確、如實的公示自己的擔保權利。另外,在司法審判實踐中,市場主體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登記機構不作實質性審查也已得到了司法審判的支持。

  嚴查非法從事征信業務行為

  田地表示,國務院出臺的《征信業管理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未經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個人征信業務”。因此,個人征信業務需要持牌經營,并納入征信監管。打著大數據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號,未經人民銀行批準擅自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行為,均屬于違法行為。

  田地介紹,《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近期正在司法部網站和人民銀行網站同時對外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把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于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均認定為信用信息,利用信用信息對個人和企業作出畫像、評價等活動均認定為征信業務,從用途上明確了信用信息和征信業務的范圍和邊界。

  田地表示,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應用數字化手段探索征信服務新模式,在進一步拓寬征信業務范圍、提供多樣化服務的同時,非法從事征信業務、侵害信息主體權益等問題也越發突出。《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出臺后,人民銀行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非法從事征信業務的行為,規范征信市場發展,使征信業步入有規可循、公平競爭、高質量發展的正軌。

  對于二代征信系統,張子紅表示,二代征信系統上線以來,在服務效能、運行效能、安全性能等方面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實現了安全平穩運行。截至2020年12月底,征信系統共收錄超過11億自然人,6092萬戶企業及其他組織。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業務分別接入放貸機構3904家和3712家。

  張子紅介紹,2020年全年,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業務日均查詢分別達866萬次、19萬次,單日最高查詢量分別達1445萬次、117萬次。“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金融科技不斷發展,會進一步完善二代征信系統功能,在豐富信息內容、便利信息報送、優化展示形式、提升服務效率等方面不斷改進,使之更安全、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