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策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培育區域行業匠心品牌為主題的“中國特色小鎮品牌戰略高峰論壇暨‘CCTV一鎮一品’項目啟動儀式”日前在北京召開。希望通過“一鎮一品”項目,深入挖掘區域特色經濟文化內涵,打造地方名片,樹立行業標桿,推動地方產業發展,實施精準扶貧。
會上,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就“特色小鎮的特色和品牌發展戰略”為主題展開研討,從如何挖掘地方區域特色和政府的角色及相關經驗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并對如何打造特色小鎮的品牌戰略和影響力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今年7月,我國特色小鎮的推薦數量已經達到2000個,通過審批的為427個,預計2020年“十三五”規劃結束時我國會涌現數千個特色小鎮。
建設特色小鎮不僅能夠加快推動經濟社會轉型,提高城鎮經濟活力,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是提高小城鎮人口吸納能力的重要途徑。
會上就有專家表示,在推動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既要深入挖掘區域文化歷史特色,又需要緊密結合產業特色,避免“百鎮一面”的類型化,達到差異化發展的目的。特色小鎮的建設不僅能給當地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還能與當地的地區發展形成“特色共享”效應,打造城市名片,推動城鎮新一輪的發展建設。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公益廣告部副主任王佐元就表示,我國對于特色小鎮的建設要求中有四個明確的指標:第一,要具有特色;第二,要具有完整的產業鏈;第三,要達到生態環保的高標準;第四,要宜居。“在這四個明確的核心指標中,無論是挖掘特色,還是打造完整的特色產業鏈條,都需要長期的品牌戰略和品牌規劃,同時要求我們具有匠心精神,匠人氣質。”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執行副會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專家委員會委員林嘉騋也表示,特色小鎮應該從功能、產業、形態三大方向入手,根據當地特色結合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積極培育并形成只屬于自己的“特”與“色”。
林嘉騋表示,特色小鎮重在“特色”。其發展既要深入挖掘區域文化歷史特色,又需要緊密結合產業特色,又要避免“百鎮一面”的類型化,達到差異化發展的目的。特色小鎮離不開文化元素的依托,更離不開當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產業定位。
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醫養產業工作委員會總顧問李嘉陵也表示,“目前我國特色小鎮并不缺乏故事,未來需要將兩者更好地結合,將特色小鎮從‘產品’變為‘作品’。”
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多地明確了培育目標和支持政策,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目前全國已掀起建設特色小鎮的熱潮。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特色小鎮“一哄而上”的現象,不少企業發布了特色小鎮戰略,旅游小鎮、科技小鎮、農業小鎮、未來小鎮等等各種小鎮紛紛涌現,打著特色小鎮的名義圈地開發。
如何避免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房地產化?林嘉騋建議,一方面希望國家政府和政策層面加強管理、監督,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本身要練好內功,增強資金實力,不能一味等待政策支持。比如“政府批準某項目后,企業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實施動工,否則政府責令收回該土地。”又如正在進行中的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中,住建部明確要求不得推薦以房地產為單一產業的鎮,并要求被推薦的小鎮需實施并儲備一批質量高、帶動效應強的產業項目。
推動“中國特色小鎮”建設還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林嘉騋就表示:“大力發展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特色產業,把政策含金量釋放出來,把產業支撐體系建立起來,使農村勞動力不斷回流,讓當地的經濟活力不斷增強,更好地激發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切實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