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早上7時,湖南省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數字機場”內,一架無人機準時升空,幾分鐘后,到達1公里之外的星沙地鐵口,開啟自動巡查模式,通過AI技術自動識別周邊是否存在人行道違停及占道經營等違法行為。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無人機將現場開展普法并實時拍照回傳,固定證據材料。
無人機自動巡查、AI自動識別。縣行政執法局在2024年下半年引入搭載AI技術的“天地一體”智能無人機及研發基層智治無人機平臺,科學調度無人機開展常態化巡查,實現問題“早發現、快處置、嚴管控”,推動城市管理向精細化、智能化邁進。
無人機實時回傳高清照片,并框選出違法擺攤行為(長沙縣行政執法局 供圖)
自動巡檢 基層治理“智能起飛”
相較于曾經的手持無人機,“天地一體”智能無人機的“自我驅動力”更強,從出發到返航都無需人工介入。
各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可以通過基層智治無人機平臺,針對不同的區域和工作需求定制航線,選擇無人機起飛的時間、地點、高度、速度與巡航方式。
以湘龍街道為例,下午4點是雷公嶺小學的放學時間,下午6點土橋地鐵站迎來晚高峰。湘龍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在這兩個時間節點申請航線,以“傳統巡邏+無人機巡檢”相結合的方式,做到天上查、地面巡,全力維護學校、地鐵周邊的市容秩序。
航線預設好后,無人機會自動執行飛行任務。如遇大風、暴雨等天氣,裝載在無人機身上的傳感器還會對風力、雨點進行測試,如果不適宜飛行,本次任務會自動取消或延遲。
目前,縣行政執法局共設置了28條航飛線路,主要集中在長沙縣主城區。巡查內容已拓展至城市管理、農業漁政、生態環保等多個執法領域,為長沙縣基層治理插上了科技翅膀。
AI識別 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傳統巡查手段受限于地形復雜、建筑遮擋等影響,容易出現監管盲區。而無人機能夠突破這些限制,通過高空視角巡查,輕松覆蓋農田、山區、河流、建筑頂部等復雜地形和隱蔽區域。
得益于搭載的AI技術,無人機可以根據前期采集的信息智能識別違規傾倒建筑垃圾、人行道違停、違規垂釣、違章建設等多種常見違法行為,并在識別到的同一時間拍攝高清照片,固定違法證據,向執法隊員發出實時預警。
每次飛行結束后,平臺還會將無人機收集的數據轉化為以視頻、圖像為主要形式,涵蓋事件類型、事件位置、事件發生時間的巡查報告,方便執法隊員隨時查看處理。
此外,縣行政執法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員依據巡查影像資料,制作了長沙縣重點監管區域的高清建模圖像,一月一更新,通過對比分析圖片信息,判斷是否存在有改變林地用途、房屋違建等違法行為。
截至目前,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已依托“無人機巡查+ AI識別”發現違法行為數十起,涉及城管、農業等多個執法領域。
高空喊話 普法勸導“精準及時”
“此地嚴禁擺攤,請立即離開。”近日,在長沙縣土橋地鐵口附近,無人機正在對違規擺攤的行為進行高空喊話,督促當事人自行整改。聽到提醒的五分鐘內,3位攤主陸續收拾好擺攤物品,有序離開。
“無人機的喊話功能有多種模式。”縣行政執法局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如在巡飛過程中遇到違法行為,執法隊員大多采取實時隔空喊話的模式。在日常的巡飛過程中,執法隊員會提前研判不同區域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有針對性地錄制好普法內容,在指定時間點播放。
在地鐵口附近,無人機會宣傳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勸離流動攤販、違停車輛;在撈刀河水域和各林地周邊,無人機則會播放耕地保護、漁業資源管理等相關普法內容。
這種“場景式普法”,通過對應“情景”宣講法律規定,加深市民朋友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提高市民的守法意識。據統計,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已通過高空喊話方式勸離占道擺攤、違規垂釣行為70余起。
“未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還會被進一步拓寬,我們將推動AI智能算法不斷迭代升級,增強無人機智能監管的研判能力、甄別效率,以‘非現場執法’推動城市治理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發展。”長沙縣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劉萍 林正茂)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