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平茶鎮小岔村六組陸家坡三丘田,全國首次在國家權威機構工作人員的見證下,野生鮮茯苓采挖正在激動人心地進行著,在場眾人目睹此景,無不歡欣鼓舞。此次野生鮮茯苓的成功采挖,為今后進一步推動茯苓質量提升,鞏固靖州在茯苓產業的地位,帶來了新引擎。
大家在平茶鎮小岔村搜尋野生鮮茯苓的蹤跡(胡映輝 攝)
2024年12月13日,靖州茯苓專業協會發出在全縣縣域范圍內尋找野生鮮茯苓的公告,在經過二十余天數千人次的精心地毯式搜索后,最終平茶鎮小岔村村民胡趁碧在北緯26.19度東經109.21度海拔820米向陽山坡上的一株樹齡約80年的馬尾松下,發現了一窖具有科研價值已生長3至4年的野生鮮茯苓。
胡趁碧立即向協會報告,協會先后數次實地核實、核查該窖野生鮮茯苓的狀態,并向相關科研人員匯報情況。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董彩虹、博士生王淼立即奔赴現場,實地考察記錄野生茯苓的生長環境,見證野生鮮茯苓的采挖并用影像記錄。專家將生長野生鮮茯苓的松木樹根完好鋸下并妥善保存,在帶至實驗室后進行菌種分離和選育,培育更具推廣價值的菌種。
科研專業詳細記錄野生鮮茯苓的相關數據(胡映輝 攝)
“今天采到這個野生的茯苓,簡直是太高興了。茯苓的菌種其實一直是特別的單一,這個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野生的種質資源的缺乏。現在茯苓的整個野生的種質資源,很難很難找到,真的這個是可遇不可求。在拿到這個種子之后,我們會從里面去分離這個菌種,未來能夠通過這個野生的種質資源,創制出比較能在產業中,對產業發生巨大作用的這個良好的菌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董彩虹難以抑制激動的情緒,捧著剛采挖出來的野生鮮茯苓說道。
“新鮮出土”的野生鮮茯苓(胡映輝 攝)
據悉,野生鮮茯苓的生長條件較為苛刻,只生長在具有一定海拔、干燥向陽、較老樹齡且無疫病的野生馬尾松樹下。當前全國人工種植95%以上的茯苓為“5.78”茯苓菌種,該菌種是1974年靖州藥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從野生茯苓中分離純菌絲種而來的,它結束了單純依靠菌核栽培茯苓的歷史,使茯苓栽培進入了純菌絲菌種栽培的時代。目前該菌種研發至今已有50年歷史,面臨著性狀退化的窘境,急需尋找野生鮮茯苓種質資源,馴化、選育新的菌種,以穩定和提升茯苓的生長勢、產量、品質等。
靖州茯苓專業協會在國家權威機構的見證下成功采挖到野生鮮茯苓(胡映輝 攝)
此次野生鮮茯苓的采挖和菌種分離對于科研和靖州茯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入研究茯苓的生物學特性、生長規律以及菌種提取技術,可以進一步優化茯苓的栽培條件和管理技術,提高茯苓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菌種的提取和保存也為全國茯苓和中醫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更加有助于推動茯苓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胡映輝)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