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征程中,湖南省慈利縣自然資源局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成功攻克跨區域不動產登記難題,為群眾解決了“心頭事”,讓“紅本本”成為“暖心證”。
8月29日,對于家住慈利縣與石門縣交界處雄黃礦宿舍的居民王先生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他盼了多年的不動產權證書終于拿到手,激動之情溢于言表:“跑了好幾年沒辦成的證,今天在慈利終于拿到了!不用再往石門來回跑,太省心了!”
這張“紅本本”的到手,不僅圓了王先生多年的夢想,更標志著張家界、常德兩市首例跨區域不動產登記成功落地,為困擾群眾多年的“心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市民對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表示感謝(李美林 攝)
王先生的房屋地處石門縣白云鎮雄黃礦家屬區,但土地與房屋實際位置卻在慈利縣境內。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行政區劃與管理權限的“分離”,使得居民在辦證時面臨諸多困境,如“政策難銜接、數據難共享、業務難協調”等,產權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了住戶的合法權益與日常生活,成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面對這一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慈利縣與石門縣相關部門沒有退縮,而是主動靠前、打破地域壁壘,共同探索跨區域不動產登記合作的新路徑。兩地自然資源部門緊密協作,石門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迅速梳理并提供了該不動產的全部原始登記資料,為后續辦理筑牢了“數據基石”;慈利縣自然資源局依據政策主動“接棒”,高效完成落宗、權屬審核、信息錄入及發證等全流程業務。
兩地部門的高效協同、流程優化,讓原本復雜冗長的辦證環節實現了“無縫銜接”。王先生僅用1個工作日,就順利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書,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喜訊,也是兩地跨區域協作的成功范例。
此次跨區域聯合辦證的成功,是兩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更是處理跨行政區劃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的創新之舉。從“群眾來回跑”到“部門協同辦”,兩地職能部門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勇于創新、主動作為的務實作風。這一成功案例不僅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更為其他地區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讓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在“一日解難題”中得到切實提升。
慈利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跨區域協作,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能,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不動產登記服務,讓更多的群眾受益于改革成果,為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貢獻力量。(來源:慈利縣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