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邵陽學院文學院“崀山青鋒,助農興新”鄉村振興促進團深入湖南省新寧縣,以探尋產業路徑、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展開實地調研。促進團成員們通過走訪企業、與創業者深入交流,用青春視角記錄本土產業助力鄉村發展的實踐。

7月10日,首站走訪舜帝茶莊時,促進團成員圍坐傾聽創始人唐愛民講述返鄉創業故事。成員們仔細詢問野生茶資源開發的歷程,記錄下團隊如何攻克野茶苦澀味、青錢柳異味等技術難題,以及通過“茶旅融合”模式修復湘桂古道、打造康養中心的實踐。

在茶園與茶旅體驗區,成員們實地觀察“林茶草農法”的生態種植模式,體驗采茶流程,深切感受到11萬畝野生茶如何通過產業創新帶動周邊村民增收。“創始人的堅守讓我們看到,本土資源就是鄉村振興的底氣。”促進團成員段求輝在調研筆記中寫道。

促進團成員采訪舜帝茶莊創始人唐愛民(寧鈺淳 攝)

7月10日,第二站,促進團成員走進湖南山之良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臍橙產業展開調研。在加工車間,促進團成員們查看臍橙分選、榨汁的全流程,向創始人戴潤平請教創業初期突破資金、技術、人才瓶頸的經驗,重點記錄企業“鮮果講標準、次果深加工”的模式——年消耗10萬噸臍橙、消化本地70%產量,讓約1萬戶農戶實現“果子不浪費、收益穩增長”。促進團成員還了解到山之良科技有限公司崗位帶動情況,對“初級農產品變深加工產品”的增值路徑有了直觀認識。

促進團成員采訪湖南山之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戴潤平(胡琪 攝)

7月13日,第三站,促進團成員前往新寧縣夷江春酒業有限公司,深入調研特色酒業。成員先到高粱種植基地,了解品種選擇、綠色種植技術及“企業+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隨后在加工車間,查看高粱篩選、蒸煮、發酵等釀酒流程,向負責人劉代發請教工藝改進經驗;最后走進地窖,觀察不同年份白酒的儲藏環境,了解儲藏對酒質的影響及“原漿定制、文旅品鑒”的銷售模式。

據悉,該企業帶動周邊長鋪村、茼蒿村兩村村戶實現就業,讓“一株高粱釀出致富酒”。成員胡琪感慨:“從田間到地窖,每一環都藏著助農增收的智慧。”

促進團成員深入調研夷江春酒業有限公司(劉立芳 攝)

調研中,促進團成員深切感受到,無論是舜帝茶莊的“一片葉子帶活一方水土”,還是湖南山之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顆橙子串聯產業鏈條”,抑或是夷江春酒業的“一株高粱釀出致富酒香”,都彰顯了本土企業家扎根鄉村、深耕產業的擔當。促進團成員們表示,將把調研所得轉化為實踐思考,以青春之力助力新寧鄉村振興之路走得更穩、更遠。(劉羽炫 段求輝 范思穎)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