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積極探索“早稻+晚稻+蔬菜”輪作模式,讓“冬閑田”變“增收田”,提升土地效益,促進增收不斷檔。
走進零陵利農蔬菜種植基地,一壟壟蔬菜青翠欲滴,綠意蔥郁的葉菜長勢喜人,煥發出勃勃生機。菜農們搶抓時機采摘、裝袋、上車,田間地頭一派豐收的忙碌景象。
菜農們在蔬菜種植基地采摘蔬菜(張雄 攝)
“我們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運營模式流轉土地200多畝,先種植兩季水稻,10月待晚稻收割后立馬種植白蘿卜、紅莧菜、芥菜、菜苔、油菜等作物,11月份下旬就可成熟上市,以滿足粵港澳市民餐桌上的多樣化需求。”基地負責人陳華介紹道,為填補種植空窗期,減少撂荒地和冬閑田,基地采用了一年三熟的“早稻+晚稻+蔬菜”輪作種植模式。通過這種科學輪作,耕種不斷茬,“閑田”變“忙田”,實現一地三收。
“這樣輪種,讓閑置土地變成了‘生金地’。”陳華說,一畝地,兩季水稻,大約能收1000公斤稻谷,能賣2800元左右;一季蔬菜,大概可采收1500公斤蔬菜,少說也有3000元以上收益。一年下來,一畝地能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
“過去,我們沒有冬種的習慣,收割完水稻后,田地就閑置一冬,等到來年開春后再種植水稻。因嘗到了冬種蔬菜帶來的甜頭,所以我們就把這些冬閑田充分利用起來,種植有機蔬菜,不僅提高了冬閑田土地利用效率,促進一田多收,還能改良土壤、增加肥力。”陳華說。
蔬菜的豐收,既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也鼓了村民的“錢袋子”。連片的蔬菜基地,不僅盤活了村里的閑置土地,也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蔬菜種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平常基地每天有10多名村民干活,搶種搶收時每天有近100人。“這幾年農閑時我都在這干活,從翻土、覆膜到采收都有參與。這份工作離家近,一天能掙100多元。”村民陳宏說。
據介紹,零陵區著力堅持“向南向海向外”發展戰略,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RCEP發展機遇,積極融入永州市蔬菜出口“百億工程”,持續推動蔬菜產業積優成勢。目前,全區現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類認定基地6個、“二品一標”蔬菜產品5個、“湘江源”品牌1個,有1000畝蔬菜基地16個、100畝連片蔬菜基地59個。全年蔬菜種植面積44萬畝,年產蔬菜94萬噸左右,果蔬出口產值約11億元。(張雄)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