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傍晚,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九峰山實驗室,研究中心無線連接組負責人吳暢和成員們剛從潔凈室出來,來不及吃飯,就一頭扎進會議室,與剛從客戶現場回來的團隊成員一起就白天出現的問題進行推演。
今年3月,由該團隊牽頭突破的全國首個100nm高性能氮化鎵流片PDK平臺正式發布后,已有30余家國內半導體企業通過該平臺與九峰山實驗室展開合作。團隊開啟了忙碌的“接單模式”,協助客戶使用該PDK平臺進行流片。
氮化鎵是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的核心材料,應用場景廣泛,在通信、新型顯示、電力電子等領域被視為“黃金材料”,有望引發全球范圍的產業技術革命。據介紹,該實驗室通過構建氮化鎵共性技術平臺,帶動了近10家合作伙伴落地武漢,實現了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
“這里的氮化鎵產業鏈,就像我們實驗室里的氮化鎵外延層,在協同作用下悄然生長。”該實驗室生態系統部負責人吳瓊說,這里建有國內首個硅基氮化鎵工藝驗證平臺,像一個精密齒輪,緊密嚙合著上下游的創新需求。
武漢氮化鎵產業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九峰山實驗室共性技術平臺和“縱向協同+橫向輻射”的創新模式。這種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落地的高效轉化,為武漢在短時間內打造氮化鎵產業集群提供了關鍵支撐。
“以技術燈塔照亮產業發展之路,我們希望實驗室能持續發揮技術引領作用,真正做到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創新極核與區域發展雙向奔赴。”吳瓊介紹,九峰山實驗室運營2年多來,已吸引30多家創新企業在其周圍聚集,總估值超過百億元,全球產業合作伙伴已達570家。(通訊員張希為 記者李佳 實習生劉巧鈺)
編輯:趙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