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訂單量增加 節前鮮花經濟“預熱” 市民感嘆:以前買花是奢侈,現在是日常
1月8日,鄂州市杏福農業生態園鮮花館,園藝工人正在管護蝴蝶蘭。臨近春節,鮮花館內數萬盆蝴蝶蘭、觀賞石斛等年宵花正陸續上市。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潘協凱 攝)
1月7日14時,武漢市江漢區循禮門單洞花卉市場,宇凡花卉批發部,150平方米的店鋪被各類鮮花裝點得生機盎然。
正值午休時間,店里客人不多,店長孫宇凡和伙伴們依然忙碌,電腦接單、電話確認、取花材、打包花束……“快過年了,訂單量每天都在增加。客戶通過APP下單,最快1小時就能收到花。”他說。
買花越來越方便的背后,是鮮花供給量日益充足、冷鏈物流體系更加完善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
30歲的孫宇凡是一名“花二代”,上世紀90年代末,他跟著父母從團風老家來到武漢,“那時花店較少,單洞花市只有20多家商戶。買花的人也不多,一般只在節日或有特定需要才買花送人。”
近10年,他明顯感覺到鮮花市場的變化,“價格便宜了,賣花、買花的人都多了,鮮花正在成為日常消費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他的店內看到,鮮花品種有200多個,姹紫嫣紅,爭奇斗艷。以玫瑰為例,除了常見的紅、黃、白等純色玫瑰,大部分都是稀有的雙色玫瑰,看起來像被暈染過一樣,格外夢幻。玫瑰每枝單價3元至4元,再搭配一些草本植物點綴,不到30元就能帶走一束花。
“如果放在10年前,至少要花100元。”孫宇凡介紹,過去鮮花主要靠空運,成本高、損耗大,價格較貴。現在,順豐、京東、中通等多家物流企業都有專門的鮮花物流服務。通過大幅降低運費和物流損耗,鮮花價格降了下來。
“以前都是過生日時收到鮮花或者買花送人,現在很多平臺都有鮮花,品種多,價格也便宜。有時買菜時就順手買上一把,擺在家里感覺很好。”經常在美團下單鮮花的市民唐琪說。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為1279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1644億元。
參加過一次花藝沙龍的唐琪說:“過去買花是奢侈,現在買花是日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彤 通訊員 張姝)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