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召開的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透露,今年地質災害數量總體上接近常年平均水平,但局部可能多發。
據介紹,我省廣泛分布易滑地層和破碎的地質結構,決定我省地質災害多發,災害隱蔽性、突發性和動態變化性強。省國土資源廳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底全省地災隱患點1.64萬處,占全國6%,位列第五,覆蓋全省68個重點縣,近五年來我省每年發生各類地質災害800起以上,小型災害占95%。
我省地質災害發生主要誘因是降雨,70%的地質災害發生在5月至9月主汛期;發生區域集中在鄂西山區和鄂東丘陵區,占80%,村民房前屋后和公路沿線占人為因素誘發的70%。
近年來,我省將地災防治作為“天大的事”,相關部門協同作戰,提升科技防災能力,防災減災成效明顯。僅去年,全省統一預警信息平臺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69起,避免上千人員傷亡。2017年,我省地災起數、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60%、28%和33%,重點掛牌督辦點和兩大庫區(三峽庫區和丹江口庫區)連續14年零死亡。
針對2018年汛期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省國土、地質部門已制定預案,在汛期前重點排查庫區、山區公路沿線,農民切坡建房、學校、旅游景區、易地扶貧安置點、水利庫岸等重點區域隱患,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保證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因履職不力、處置不當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有關部門將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