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華夏,有一個我們無法繞過的地方。
這里就是湖北隨州炎帝故里景區。
中華人文始祖炎帝神農在這里誕生,開創了璀璨的農耕文明。
4月17日,50多名媒體記者及網絡達人,共同走進炎帝故里景區,追思中華人文始祖創世功績,感悟偉大祖先創造精神,祝福偉大祖國國泰民安。
赴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之約
當日上午,媒體記者及網絡達人們佩戴黃絲巾,穿越始祖門,登上謁祖廣場,親自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炎帝祭典”。
簡樸、莊重的九項議程,大家虔誠禮敬,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敬仰、莊重、肅穆從心底升騰,刺激著每一個細胞。
這是根脈與枝葉的共鳴,這是血脈與精神的傳承。
“儀式很莊重,讓我們始終牢記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讓我們深刻了解中華民族從何處走來。”有媒體記者表示。
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農就是由這里開始,高舉烈山之火,帶領上古先民們植五谷、嘗百草,開啟了璀璨的華夏農耕文明。
千百年來,每逢初一、十五和農歷四月二十六,老百姓前來祭拜炎帝神農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已在這里連續成功舉辦16年,每年近80萬名炎黃子孫來這里尋根謁祖,赴“心靈之約”。
當前,炎帝故里景區正聯合隨州市博物館以及曾侯乙墓遺址,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完善功能配套,繼續擦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中國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兩張名片。
品一杯穿越千年的茶香
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之后,可以放松身心,好好享受炎帝故里景區的美景與風物。
烈山湖畔,一抹濃濃的茶香,定會讓你停下腳步。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的古體字。
茶圣陸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茶經》中也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
可以說,炎帝神農是茶的始祖。
傳承與創新。炎帝故里景區的第101味,把華夏文明的DNA,調成三分遠古靈氣,將茶與奶的結合,推出獨具特色的新式茶飲——神農奶茶。
“精衛填海”“神農茶源”“五谷豐登”……各種專屬特制飲品,讓你在歷史與現代之間穿梭,感悟歷史文化的魅力。
一個代表傳統茶文化,一個代表現代茶飲,萬萬沒想到,這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如此和諧完美。
“茶與奶的結合,代表了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合,見證了中國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宏偉歷史。”記者們紛紛感慨,在炎帝故里喝一杯奶茶,感受到了文化與時代的碰撞,別有一番滋味。
談及這杯奶茶,炎帝故里景區經營管理公司總經理劉鑫介紹,將在做好產品與服務的同時,不斷努力嘗試新的內容,加強與炎帝文化的融合,讓尋根變得更有趣有味。
賞一山“頂流”映山紅
人間四月天,花開臥牛山。
在炎帝故里景區臥牛山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宛如給群山披上流動的火焰錦緞。
映山紅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絕對是四月賞花的“頂流”,會讓你一眼淪陷。
“聽說炎帝故里也有映山紅花海,和家人朋友慕名前來,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太震撼了。”來自武漢的江先生說。
站在花海中,只見有的映山紅含苞待放,有的已完全綻放,在枝頭上一朵挨著一朵,一枝枝一簇簇綻放在春天里,給原本平淡的山頭披上了火紅的霞衣,明媚又張揚地展示著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炎帝故里景區在堅持打造炎帝文化這個核心IP的同時,積極拓展新業態,累計投入近千萬元,建設九龍島百花園、臥牛山映山紅、彎月湖櫻花園、神農谷草原等新景觀,滿足了人們拜謁始祖后更多更美的體驗。
數據顯示,2024年該景區“賞花季”共接待游客、研學學生近1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300萬元。
尋美隨州追春去。春日的炎帝故里,每一處景致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讓我們,以鏡頭為眼,以畫面為窗,共繪春日壯美畫卷。(供稿:隨州市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